在被禁14年之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今日正式被“放出笼子”重回市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突然解禁”引发诸多争议,公众担忧“白色污染”可能重现,更担心其安全性是否能保证,可降解餐具市场也或将受到冲击。分析指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不应是“裸归”,必须建立起科学的行业准入标准、有效的行业监管和健全的回收利用制度。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被禁14年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第21号令,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调整,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随着该规定的生效,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1999年起被禁14年之后,于今年5月1日重新回归市场。
对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解禁,国家发改委给出了五条理由:一是其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二是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三是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一直在使用;四是可以节约石油资源;五是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变化。
据了解,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最早于1986年开始在中国铁路上使用,由于废弃的餐盒严重破坏铁路沿线生态和景观,原铁道部于1995年5月起全面禁止在铁路站车使用发泡餐具。到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国家经贸委令第6号),其中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限期在2000年底前淘汰。
公众担忧“白色污染”重现
此前,原国家经贸委在解释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被禁用的原因时指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生产、使用、回收等各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有的会破坏大气臭氧层,有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高温下使用不当,易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入土掩埋很难降解,会造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且回收和处理难度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1999年就被禁用,但由于其“禁而不绝”,部分人在听闻其解禁的消息之后才知道“原来它已被禁14年”。尽管发改委对于解禁的理由言之凿凿,但面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突然解禁”,公众却表现出一定的担忧:这会不会导致“白色污染”重现?
有环保组织表示,由于一次性发泡餐盒成本低、回收利用价值相对低、质量轻,很容易就被大量地随意废弃,白色污染风险可能加重。此外,还有质疑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解禁会对现有一次性餐具消费环保观念产生一定的冲击。
消费者担心能否保证安全无毒
除了担心可能引发“白色污染”外,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回归市场,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安全问题:历经十几年禁用,如今一朝解禁,其安全性是否能够保证,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引人关注的是,央视2010年曾在“洋垃圾变餐盒”的报道中揭露,一些发泡餐具生产企业在生产原料中会加入工业级碳酸钙、滑石粉等有毒有害物质;并使用严禁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的荧光增白剂。面对群众最为关心的餐具毒性问题,发改委表示,已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虽然社会上对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安全性仍有争议,但专家指出,正规合格的发泡餐具是安全的。福州市塑胶同业公会秘书长彭超表示,只要不用微波炉加热,不用开水蒸煮,不盛放100℃以上高温食品,合格的发泡餐具是安全的,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或将冲击可降解餐具市场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突然解禁”难免将对可降解餐具市场产生冲击。据了解,从2001年始,国家本来要求餐饮行业必须使用“可降解餐具”,但与发泡餐具相比,成本高出十多倍。可降解餐具推行十多年仍步履维艰。
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介绍,由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与其他替代产品相比价格低廉,且有市场需求,尽管国家此前三令五申严禁生产,目前国内仍有100多家企业生产和销售。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合法化”,对于可降解餐具市场可能产生较大的冲击。一些可降解塑料厂家直喊“伤不起”。
解禁之后监管和回收是关键
对于此次解禁,有分析文章指出,一次性发泡餐具解禁后将主要面临原料质量难控制,产品质量堪忧;添加剂滥用,威胁食品安全;使用温度有限制,不合理使用有危害;回收难成核心难题,担忧“白色污染”重现等四大难题。
有意见认为,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回归不应该是一个“裸归”,应该是一个让消费者放心的回归,让环境不受伤害的回归。实现这种可能,一个健全的回收利用制度,一个科学的行业准入标准,一个有效的行业监管体制,缺一不可。
业内人士表示,发泡餐具的生产必须尽快出台行业标准,明确行业准入条件,并规范由原料生产到最终成型的一系列环节所应适用的标准,同时要警示、告知消费者在哪种情况下餐盒可以安全使用,哪种情况下餐盒会产生有毒物质,以便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在回收环节,要建立起废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回收再利用体系,以防止白色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