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绿和美国掣肘不可低估
光看积极的一面,民进党的两岸路线似乎改变在即,但事情还有另一面。深绿势力的头面人物虽然都是些快要淡出舞台的老人,但恰恰他们才代表了民进党最核心的支持者。越是像苏贞昌、蔡英文这种有实力冲击2016年“大选”的人物,对深绿就越是在意,所以苏蔡在说两岸要交流的同时,从来不忘讲“台湾主权独立”。
外界解读蔡英文幕僚放话“‘台独’没市场”,是蔡欲借“两岸论述”为自己重出江湖暖身。蔡英文本人对此的解释则是,“每个人看法不同”,“台湾早已独立了17年”。这一“黑白讲”手法,令人联想起去年苏系“立委”提案给大陆学生建保,苏贞昌本人又出面定调这是“个人躁进行为”。
美国也是影响民进党决策的重要因素。谢长廷刚刚结束了访美行程,他在美国坦率地说:“民进党两岸政策要获得台湾民众和美国接受,也要让中国大陆能够忍受。”“美国接受”和“大陆忍受”,一针见血地点出民进党的两岸思维,把美国摆在比大陆更重要的位置。苏贞昌6月也将访美,外界分析,重要任务之一是争取美国支持他的两岸政策。
政党不能解决两岸问题会被淘汰
民进党调整两岸路线的直接动力是权力之争,包括与国民党争执政权以及党内争权。2012年蔡英文败选后,在败选检讨报告里表示“输在最后一里路”,而这“一里路”就是两岸政策。有调查发现,那场选举有5.75%的选民表示喜欢蔡英文,但因为担心民进党上台影响两岸关系,所以改投马英九。
谢长廷借访问北京重新跃马台前,苏蔡二人也将把两岸议题作为角力的主战场之一。苏贞昌担任党主席一年多来在两岸政策上以拖待变,已经令他失了不少分。台湾预测政治事件向来较准的“未来事件交易所”,上周公布“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预测”价格,蔡英文交易价格69.3元新台币,大幅领先苏贞昌的33元新台币。
一些已远离权力中心的民进党元老反而能畅所欲言。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近日表示,两岸政治谈判势在必行,因为双方从敌我分明到签下ECFA,可见双方的领袖及人民已相当理性。另一位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也认为,两岸“政治协议非谈不可”。
大陆崛起和两岸局势的演变是民进党无法回避的大环境。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在上周日举行的台北论坛上表示,两岸关系演进至今,包括两岸定位问题、东海争议与钓鱼岛问题、加入区域经济整合等新生问题逐一出现,过往的架构将逐渐瓦解而不够用。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执政,若不能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架构,就会被人民淘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