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
人民网北京5月3日电 近日,海归科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当选美国“双院院士”的消息在国内科技界引起不小震动。此前,施一公曾多次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呼吁改善学术环境、改革科研体制,探讨高等教育改革等问题。
“学术潜规则”危害不亚于学术造假
2011年6月,施一公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谈怎样诚实的做学问时说,国内盛行的“学术潜规则”是造成学术风气不正的主要原因,其危害不亚于学术造假。不同的是,学术造假很容易被发现,而潜规则虽然无处不在却很难人赃俱获。无论以什么标准判断,这些学术潜规则都是与正直的学术道德背道而驰的。有意思的是,尽管人人声讨潜规则,同时又有相当一批人千方百计地适应、应用潜规则,使其得以“发扬光大”。
他指出,学术界的潜规则阻碍了科研创新、严重影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年轻科学家的成长、对中国吸引海外最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归来起到了直接的负面作用。大家都知道它不对,为什么不能自觉地抵制这些潜规则呢?科学家有科学家的职业道德,各行各业也应当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用我们每个人的自律与职业操守来促进大环境的逐渐改变吧。
研究经费分配缺陷减缓中国创新潜力
2010年10月,施一公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称,经费分配体制该改了。文章说,近些年来,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长,甚至超过了中国最乐观的科学家们的预期。从理论上讲,它应该能让中国在科学和研究领域取得真正突出的进步、与国家的经济成功相辅相成。而现实中,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这些问题部分归结于体制,部分归结于文化。
施一公在文中说,科学政策制定者和一线科学家们都已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目前科研文化中的问题。它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借助于研究经费增长的态势和日益强烈的打破有害成规的意愿,现在正是中国建设健康科研文化的时刻。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基于学术优劣,而不是靠关系,来分配所有的新基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新文化能够而且应该成为一种新系统的顶梁柱,它将培育而不再浪费中国的创新潜力。
高教改革关键是赋予高校充分办学自主权
2010年2月,施一公与北京大学饶毅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应赋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指出,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赋予高等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发挥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使高校竞相发扬自己的特色,培育各具特色和专长的学生。同时,在高校内部,校方也要给予院系充分的自主权,积极调动院系的主观能动性。
文章认为,办学自主权的下放,可以逐渐分步进行,无需全方位同时改革,可以分批分期选择条件合适的学校进入自主管理的高校行列,即采取“先试点,后普及”的渐进方式,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我们预期,经过改革的高等院校,将发挥各自特长,出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新局面,带动基础教育改革。这样,不仅能为国家造就一批拔尖人才,也将培养出一大批有特色的优秀人才,为国家腾飞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施一公简历】
施一公,现年46岁,1985年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90年赴美深造,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2006年,他开始着手在清华大学建设实验室,2008年回国工作。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