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童白嫩的手背上,十几个红色针眼清晰可见——这是一张发在新浪微博上的照片。5月10日上午11点,网友“雨晴不是匿名儿”发微博称,长沙“安祺幼稚园”一男孩手背被扎十几针。
家长
家长发现孩子手背多了14个针眼
通过调查,记者证实微博内容属实。目前,该幼稚园涉事保育员已被开除,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已责令该幼稚园限期整改。
被针扎的男童叫航航(化名),今年6岁,在长沙市桔园路的“安祺幼稚园”读大班,平常由奶奶何某接送和照管。
何奶奶告诉记者,9号吃晚饭的时候,发现孙子左手背上有许多红点,有的红点边还渗出血迹。
“一问才知道,是被老师用针扎的。”何奶奶是又气愤又心疼。“孩子告诉我,在幼稚园午睡的时候,他有东西掉到墙边上,便爬起来去捡,结果被老师用针扎了手背。”
何奶奶仔细数了数,孙子的手背上有14处针状伤口。问航航,老师为什么要用针扎你?航航说:“我也不知道。”
10号一大早,航航的妈妈刘女士带着儿子去幼稚园讨说法。一名副园长接待了他们。
“那个副园长说这伤口可能是烧伤的。”何奶奶说,保育员一开始也否认。“我孙子当着她面说,老师是你扎的,你用针扎我的手,还扎了胡娜(音)小朋友。”
是否有其他孩子被针扎,目前尚未得到证实。
保育员
孩子午睡不听话
用针扎航航的是航航所在大一班的保育员赵钦敏。记者了解到,赵老师今年23岁,应聘到这家幼稚园当保育员还不到两个月。经调查,赵姓老师没有任何的从业资格证书。甚至在从事这份工作前,没有任何幼儿保育经历。
面对家长的质疑,赵钦敏开始试图辩解。记者:“十字绣针怎么会扎到孩子?”
赵答:“我没有扎到他,我只是吓他一下。我跟他说了好多次了,午睡时不要讲话了,他老是坐起来讲话,我只是吓他一下。”
记者:“那他手上的针眼哪来的?你要是吓他没扎他的话哪会有针眼。”
答:“哪有针眼,我没看到针眼。”
此时,记者拿出刘女士用手机拍下的孩子受伤不久时的画面。赵钦敏才承认:“我就试了几下,不应该有这么多啊。”
教育局
限期整改,上岗需持证
事情发生后,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安祺幼稚园调查此事。调查人员证实,幼稚园保育老师用针扎孩子手背。
据该局民办幼教科科长周洁介绍,区教育局已向安祺幼稚园下达限期整改通知。“限期一周整改,如果整改不到位,会下达停办通知。”周洁说,已责成幼稚园将责任人员的处分决定在全园通报,希望其他老师引以为戒。
据了解,按照相关规定,幼教机构保育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才能持证上岗。
对于赵钦敏的无证上岗,安祺幼稚园王园长解释称,由于园里一保育员请假,便临时聘请赵钦敏来做保育工作。幼稚园负责人表示,赵钦敏在园内只是担任孩子们的生活指导工作,并不从事教学,事发前还处在试用期。园方承认,出现此事,是管理的失职,以后还是要经常加强老师方面的教育和管理。
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询问赵钦敏在上岗前是否经过相应的培训。
问:你以前有经过培训没有?以前从事过这个行业没有?
赵:没有。
问:你有证吗?赵:没有。
幼稚园
道歉,免一个月学费
长沙安祺幼稚园一负责人表示,“发生这样的事情,很遗憾,我代表园方向家长表示深深的道歉。”
“已免去受针扎孩子一个月的学费。”该负责人表示,“这个事本来不算严重,把它放大了,反应有点过度。”
据航航奶奶说,事发后本来准备让孩子转园,但园方登门道歉。考虑到七月份孩子就要毕业,便同意继续留在该幼稚园。“园长说,她以人格担保,以后不会再出这样的事。”
安祺幼稚园王园长向记者介绍,其实园方一直要求老师和保育员,绝不能虐待孩子。王园长还拿出一本会议记录说,去年园方曾组织全体员工收看浙江虐童事件的新闻,还要求大家“写读后感”。但没想到的是,类似的事竟在自己园内发生了。
安祺幼稚园5月10日正式开除了赵钦敏。该园发布的《除名通知》最后一句话是:“像这样没有爱心的老师,给予开除”。
专家
家长应多注意孩子情绪变化
去年10月,浙江温岭幼师颜艳红虐童引发社会关注。此次长沙发生儿童被保育员用绣针扎伤一事,引发家长的担心——如何让调皮好动的孩子在幼稚园避免侵犯?
长沙秋实教育咨询中心主任、心理专家丹妮认为,加强幼师职业道德建设和幼稚园的制度管理,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监管,这是避免孩童受虐的关键。
除此外,丹妮认为要避免孩子在幼稚园受侵犯,家长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要慎重选择幼稚园。家长不但要考察幼稚园的硬件建设,更应注重其软件实力,比如师资力量,幼师和保育员是否有资质和年检,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否有耐心和爱心,等等。其次,应多给孩子一些安全教育。要告诉孩子,如果在幼稚园遇到老师体罚或虐待,应及时告诉家长,不要有什么顾虑。另外,家长要多留意孩子情绪。常说“出门看天色,回来看脸色”,家长回家后应多和孩子沟通。而由于幼童心智不成熟,表达能力不强,家长还要多察看孩子的脸色,注意其情绪变化,从而尽可能掌握孩子身体和心理状况。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