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冬虫夏草被吹捧得神乎其神,身价一路飙升,赛过黄金。然而,伴随着市场的疯狂追捧,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不少医学和科学界的专家认为,冬虫夏草并不神奇,甚至没有多大功效。
“首先,它根本不是什么冬天为虫、夏天为草,动植物一体的神秘物体,说通俗一点,不过是虫体上长的一缕真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科普作家刘夙说。
刘夙解释说,冬虫夏草属于麦角菌科植物,本质上是一种真菌。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草是一种虫草真菌。夏季,虫子将卵产于地面,其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里的一种真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并导致幼虫死亡。到第二年春天,真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像一根小草。幼虫的躯壳与菌丝共同组成了一根完整的“冬虫夏草”。
过去30年狂涨上千倍
在过去30年里,冬虫夏草的价格涨了上千倍。一位长期从事收购虫草生意的中间商说,在上世纪70年代,在青海,一公斤虫草收购价仅几十元,几乎没人要吃。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虫草终端售价涨到了2000元一公斤。而现在,虫草售价超过了30万元一公斤。
据从事虫草买卖的商人介绍,冬虫夏草身价的暴涨出现在2003年非典期间。当年,每公斤虫草价格涨到了1.6万元。“那时有人称,虫草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甚至称能包治百病,一夜间它变成了‘神草’。”
非典虽然过去,但是虫草的神话并没有随之消失,反而以每年50%甚至更高的速度上涨。到2007年,它的价格一度突破了20万元一公斤,在2008年短暂回落后,又一路飙升。
虫草神话理应被打破
“目前还没有足够科学证据表明,虫草对抗癌有作用。尽管有动物实验称虫草对控制癌细胞有一定效果,但这离临床试验还差十万八千里。据我从业几十年的经验观察,还没有发现这方面的功效。”武警总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病理科主任纪小龙说,证明疗效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但冬虫夏草没有被验证过。
知名科普作家方舟子曾撰文批评虫草的炒作。“商家利用它产自高原,产量较少等特殊性,把它神化,而它本身没有多少值得吹捧的价值。”方舟子注意到,冬虫夏草是在非典之后突然被炒作起来的。“那时主要利用人们对非典的恐惧,它被冠以能增强免疫的名头,实际上不过是安慰剂。”
针对市场的疯狂,2010年12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冬虫夏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严禁使用冬虫夏草作为食品原料生产普通食品。近日工商总局也曝光了“藏达牌冬虫夏草胶囊”的虚假宣传。
刘夙认为,冬虫夏草的疯狂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也欺骗老百姓花了很多冤枉钱,由此建立起来的商业神话,应该被打破。“冬虫夏草,不是中药的神话,而是科学的笑话。”刘夙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