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闻喜县城熙熙攘攘的火车站广场上,一位头戴红帽的老人有点惹眼。他不时走向前跟人聊上几句,不是为了问路,也不是为了兜售小商品,而是在劝这些素不相识的人掐掉手中的烟。
这位名叫张志刚的老人今年已经71岁。人们可能不会想到,这位说话有些口吃的老人上街劝说戒烟的举动已坚持38年。
31日,第26个世界无烟日。张志刚早上8点就出了家门,他打算多劝几个人,晚饭时候再回家。
走上义务控烟路,源于他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情结”。出身农民家庭的张志刚,15岁在村保健站学医,随后在当地医院、防疫站、卫生局从事医卫工作,亲眼见到很多人因吸烟患病或死亡。
老人至今也无法忘记1975年,一个小男孩因为抽烟而早逝。“这个孩子从5岁就抽烟,十几岁就患上了肺癌。”张志刚回忆起来还很沉重。作为3个孩子的父亲,他受到很大触动,从此便有了宣传控烟的动力。
“以身作则容易,制止别人抽烟需要勇气。”张志刚看似疯狂的举动不免遭人白眼,很多烟民对他的好心并不领情。“神经病、疯子、狗拿耗子……说啥的都有,只要自己不在乎就行。”他说。
为做好宣传,张志刚用7年时间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控烟、戒烟的资料,并将其分门别类。1992年,他编印了7万余字的《吸烟与健康资料汇编》一书,并在“中国控烟书籍目录”中榜上有名。
2000年,张志刚儿子结婚。他自编自写了对联——“待宾客不用敬烟旧习惯;办婚事兴起文明新风尚”。婚礼当天,大门外悬挂着30米长的控烟长卷,屋内糖果、瓜子、茶取代了烟灰缸。
看到张志刚整天在大街上“闲逛”,留下自己照看孙子,他的老伴李彩娥不免有些抱怨。她说,“刚开始说闲话的人很多,家人也觉得丢人。”
后来,李彩娥发现老伴的努力渐渐被大家认可了,便开始支持他的工作。“人们一看到他就主动把烟灭了,我们也认为这是件好事。”
2011年,张志刚在广州陈氏书院看到一名正在吸烟的外国人。因为语言障碍,他不得不用手势示意对方把烟熄灭,外国人脸上流露出疑惑的表情。幸好另一个外国人懂中文,翻译给这位吸烟的朋友听,他才恍然大悟,连忙道歉,并与张志刚合影留念。
从1995年到2012年,张志刚先后10多次参加省级、全国和世界性控烟大会,并和其他控烟人士一起发起并参与了“控烟宣传神州行”活动,在广州、郑州、沈阳等全国30多个城市进行控烟宣传。
经过几十年坚持,张志刚的控烟行动得到了认可。中国控制吸烟协会授予他“全国控烟活动积极分子”称号。中国驻美国首任大使柴泽民曾为他送去“控烟有道,已创佳绩,闻之甚喜,再接再厉”的字幅。
然而,中国的控烟履约状况也让他感到迷茫。他认为,各级政府在控烟上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卫生机构从思想上也不够重视,国家应该从提高公民健康素质的高度,重视控烟工作。
中国在2003年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06年1月在中国正式生效。但因缺少全国性立法等原因,控烟工作进展颇为艰难。
2011年,中国将“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的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并于当年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行政法规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然而,因缺乏具体的处罚措施,该细则被广泛认为执行不力。
“无论如何,我个人要将控烟宣传做到底。”张志刚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