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毛瓷蟹(白色)和贻贝(褐色)图像。
冷泉区碳酸盐图像。
海底毛瓷蟹(白色)和贻贝(褐色)图像。
海底毛瓷蟹(白色)和贻贝(褐色)图像。
蜘蛛蟹:是海蟹的一种,因为八条腿特长,外观形似蜘蛛,而且触角也比普通螃蟹多,所以被称为蜘蛛蟹。它们经常潜伏在数百米深的海底,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大的节肢类生物,伸展的蟹腿最长可达4米,重量达到18.6公斤。均据新华社
贻贝样本。
碳酸盐“烟囱”样本。
` 6月17日9时15分,从江阴港搭乘“向阳红09”母船出发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南海北部冷泉作业区开始首次下潜作业。至记者发稿时,“蛟龙”号已完成各相关下潜试验任务,成功浮出水面。“蛟龙”号载人深潜总指挥刘峰通报说,本次“蛟龙”号深潜工作超额完成预定下潜目标,验证了“蛟龙”号及其人员装备的深潜航行和定位能力,并首次发现了大批大型海底生物。
我国具备“大海捞针”能力
“本次下潜试验,全面验证了‘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后的水下技术状态;验证了长基线和超短基线等定位系统的功能;锻炼了潜航员针对海底复杂地形的操作能力;第一次用载人潜水器发现了南海冷泉区丰富的生物群落,获得了生物、岩石样品和大量的视频影像资料,全面超额完成了预定的下潜目标。”14时,“蛟龙”号前线总指挥刘峰通过视频向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报告说,本次下潜首次启用的长基线定位系统运行良好,“蛟龙”号运行定位从原来超短基线定位测定的十米级误差精确至米级,准确到达预定作业地点,这标志着我国基本具备了“大海捞针”的能力。同时,本次下潜是我国载人潜水器第一次在冷泉区进行下潜工作,搜集了大量的冷泉区生物群落信息。
1400多米深海首次坐底
据深潜前线发回的消息,在17日12时10分,“蛟龙”号在1400多米的深海首次坐底,随后在长基线定位系统帮助下首次进行了300多米的海底山区爬坡。在海底的探测中,“蛟龙”号发现了大量毛瓷蟹和贻贝。根据现场科学家初步研判,“蛟龙”号此次下潜发现的海底大量固着生活的贻贝基底之上爬行的大型蟹类为甲壳动物十足目蜘蛛蟹科蜘蛛蟹属的种,该属种个体普遍较大,形状类似蜘蛛,有一个球状蟹体和细长的蟹足,已发现的蜘蛛蟹的最长蟹足长达1.5米,由于蜘蛛蟹一般生活在深海大洋,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对人类来说一直是个谜,据悉,本次在南海北部冷泉区发现蜘蛛蟹,将揭开其食物来源之谜。据推测,在冷泉区的蜘蛛蟹很可能与冷泉区的贻贝等动物一样,是通过共生古菌从甲烷获得能量。
目击
指哪打哪
据新华社“向阳红09”船6月17日电(记者张旭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7日16时30分左右从南海一冷泉区海底回到母船甲板上,三名下潜人员出舱,标志着“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任务顺利完成。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总指挥刘峰表示,这次下潜是工程下潜,超额完成了预定下潜任务:一是验证了潜水器技术状态非常稳定和良好;二是长基线定位系统第一次试验就非常成功,潜水器具备了“指哪打哪”的能力;三是验证了潜航员驾驶技能,因为潜水器从山底一直爬到了300多米高的山顶。
“虽然这次是工程下潜,但这是载人潜水器第一次在这个海域搜寻到了冷泉区,发现了大量的贻贝、蜘蛛蟹等海底生物,为深海生物群落和冷泉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刘峰说。
17日9时37分,“蛟龙”号被布放到水中,17分钟后,潜水器注水完毕开始下潜。约1个小时后,潜水器抵达预定作业点,深度约1400米。此后,潜水器在水下进行了4个小时的水下作业,期间给水面发回了4张照片,包括冷泉区碳酸盐、贻贝床上附着的蜘蛛蟹等。
潜水器返回甲板后,记者看到“蛟龙”号取回了深海冷泉区的碳酸盐“烟囱”样本和大量贻贝样本。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于6月10日起航,共分为3个航段,预计需要113天。第一航段在南海开展定位系统试验,同时兼顾“南海深部科学计划”开展科学研究,包括对海底生态系统、生物和地形等进行调查。
最新消息
今日搭载首位“乘客”下潜
正在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8日将搭载首位“乘客”下潜,这位“乘客”是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下潜区域仍然是17日“蛟龙”号下潜的南海冷泉区。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指挥部17日晚通报,“蛟龙”号18日将进行第53次下潜,这也是“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二次下潜。这个潜次由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唐嘉陵担任主驾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张东升下潜继续进行定位系统测试,周怀阳搭乘潜水器在海底观测。
航次现场指挥部表示,这个潜次是工程和科学应用相结合,下潜任务是以长基线定位系统性能验证为主,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采集冷泉区样品,获得海底相关环境参数。
据了解,18日的潜次预计将于9时正式开始,14时左右潜水器回收至母船,水下作业约4小时。
新闻资料
深海沙漠绿洲——冷泉区
同济大学周怀阳教授介绍说,冷泉为海底之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产生的一些流体组分在海底表面的溢出。冷泉的温度与海底周围温度基本一致,由于溢出的流体富含甲烷、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组分,可给一些化能合成的微生物(细菌和古菌)提供丰富的养分。我们现在看到的丰富生物群落即以这些化能合成微生物作为初级生产力。所以冷泉活动处一般都是深海海底生命极度活跃的地方,相比于其他的深海海底,冷泉好像“沙漠中的绿洲”。有关冷泉的研究意义:一是研究地球深部生物圈的窗口,二是海底底下天然气水合物寻找的标志之一,三是全球圈层相互作用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前沿之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冯东说,冷泉是指来自海底沉积界面之下与海水温度相近,以硫化氢、甲烷及其它富碳氢化合物等流体的渗漏活动。1983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在墨西哥湾佛罗里达陡崖发现冷泉,之后世界范围内不断涌现有关冷泉的报道。现已在全球大陆边缘海底发现上千个活动冷泉。冷泉相关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所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主要是由于它与潜在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全球变化及其极端环境生命之间密切相关。
天然气水合物被誉为21世纪的洁净替代能源,深水冷泉区是天然气水合物产出的理想场所。不仅如此,冷泉系统发育的水合物还具有埋藏浅,品质高的特点。
由于冷泉研究的特殊性,强烈依赖高科技和高投入,目前对冷泉生态系统在时空上的演化,特别是空间上的演化还知之甚少。可以说,对冷泉生态系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