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麻醉 轻轻“打针” 5秒钟植入一个追踪器
谍战大片中,007等特工体内常常被植入微型追踪器,走到哪里都被定位。昨天,800只乌龟也被植入“追踪器”,放流进武湖“卧底”。
黄陂武湖昨天进行生态修复,人工增殖放流鲢、鲫、鳜、黄颡等鱼苗3500多万尾,水草5万斤,草龟5000只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一个研究小组,对其中800只草龟逐一注射了“编码微型金属标”,有助于追踪它们放流后的存活、生长情况,了解武湖水下生态环境。
用一把手工标记仪,对着龟前腿打一“针”,长仅0.5毫米、细如发丝般的微型金属标,就注入了龟体。将来草龟在湖里长大了,被捕捞上岸,用一根蓝色的探测棒扫一扫,如果感应到金属标,棒上的红灯会闪烁,可证明这只龟是当年人工放养的。
“国内在保护中华鲟的放流增殖研究中用过这种技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钟杰说,“这种金属材料不生锈,对身体无害,只植入一丁点儿,草龟不会有不适的感觉。人如果吃进肚子也不要紧,会排泄掉。”
武湖管理站有关人士说,人工放流的鱼类数量太多,几千万尾,鱼苗又小,不方便打标,所以这次先让乌龟“吃螃蟹”。这种技术还能加编码、加GPS定位,这次用的是最基本的——能探测到即可。
追踪器细如发丝半毫米长
手术前,还只有六七厘米长的小草龟们,不知道人类打算对自己干嘛,挤在塑料框中惶恐地不停乱动。
先量身高、称体重,记录身体状况。“主刀大夫”捉起龟放到电子秤上,有的很乖,蜷成一个甲壳,趴在秤盘上一动不动;有的很调皮,探头探脑到处爬,惹恼“大夫”,把它翻个身,肚皮朝天,它立刻缩头缩脚,乖乖不动。
“手术刀”是一把银色的手工标记仪,刀头像自动铅笔,刀尾装着一圈直径只有0.25毫米的金属标,细如头发,这就是“追踪器”。“大夫”左手捏住一只称完体重的草龟的前腿,右手用标记仪像打针一样轻轻一推,金属标就有0.5毫米进入龟体,耗时仅5秒。术后的草龟看起来和术前没什么两样,依然活泼。用来感应金属标的探测棒,样子很像安检棒。
相比于鱼类,草龟做这种手术不用麻醉。鱼类因为太活蹦乱跳,得麻醉昏迷了才能植入。
追踪器曾用于中华鲟保护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钟杰说,编码微型金属标,英文简称CWT,上世纪60年代首先被应用于大西洋鲑鱼的渔业资源管理,后来又有效应用于20多属鱼类。通常注入标记对象的结缔软组织或肌肉组织,保持率超过97%,国内在保护中华鲟的放流增殖研究中用过。
800只草龟就此将通过自身的成长,肩负起记录武湖水下生态环境的“卧底”任务。“它们喜欢潜伏在湖边,吃水草或浮游生物,不去深水区,也有可能爬上岸自然逃逸。将来捕捞出水后,量一量大小、重量,对比放流前记录的‘小时候’数据,可知道它长得慢还是快,水环境好还是坏。”武湖管理站人士说。
武湖自设禁渔期保护资源
武湖湖泊面积3.2万亩,汇水面积750平方公里。湖边蛙声一片,候鸟繁多;湖中水草茂盛,水生动物种类丰富,现有鲢、鳙、青、草、鲤、鳊、鳜、黄颡等鱼类14科50种。因水质好,武湖年产高档鳜鱼10多万斤;螃蟹年产量也有16万斤左右。
2007年,武湖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湖泊之一。目前,武湖水质介于三类至二类之间,二类水可以直接饮用。为修复湖泊生态,武湖已连续七年进行人工增殖放流,并自设了禁渔期,为每年4月1日-7月31日,武湖四周有专人巡湖。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