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车、后补票”的违规闹剧反复上演,对维护国家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无疑是种损害。地方政府为谋求短期政绩,变着花样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倾向,更值得警惕。
近日,国家明令禁止的违规高尔夫球场,就像“生生不息”的“小强”再次频频进入媒体视野:某地违规高尔夫球场将再次试运营;西部某省会城市违规占地建高尔夫球场,还配建高档别墅;某贫困县招商引资而来的“植物观赏苑”项目,却建成了高尔夫球场……
违规高尔夫球场“罪行”一大把:违法占用大量耕地林地,严重浪费水资源;使用化肥、农药养护草坪污染不小……全国平均每年非法占用林地2500万亩,其中不乏高尔夫球场项目的身影。有专家测算,我国高尔夫球场每年耗水量不低于4亿吨,而且大都是私采地下水……由此可见,滥建高尔夫球场,显然与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资源禀赋和基本国情格格不入。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停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随后连续发出十余项禁令。但2011年全国高尔夫反而由170家增至600家!三令五申为何禁不住违规高尔夫球场“野蛮生长”?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强力推动。业内专家介绍,高尔夫运动自进入我国开始,就不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除了体育功能,它的出现最先是为了满足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需要,其后又与房地产开发密切联系在一起。一些地方政府认为高尔夫球场对吸引外来投资、繁荣地方经济好处多多。不少开发商把建高尔夫球场当成提升房价的“法宝”,地方政府也能获取由此产生的高额土地出让金和税收。于是乎,两者很容易达成默契。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通报的地方违法违规用地案件中,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占相当比例,而且政府主导现象非常严重。
有了这种利益机制的强力推动,面对国家禁令,不少地方顶风违规,打起了政策擦边球。
近来媒体曝光的违规高尔夫球场建设套路通常是这样的:开发商先打着“乡村体育公园”、“生态园”、“休闲俱乐部”等旗号拿下地块,开发时擅自更改土地用途,建设高尔夫球场及高档商品房、别墅牟利。这种穿着“马甲”的高尔夫球场,如侥幸没被追查,则“皆大欢喜”;如被追查,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大不了落个土地审批没把好关、监督工作没及时跟进等失责之过。既成事实,你奈我何?要将土地恢复原状及再开发,成本高昂,各种利益裹挟、博弈之下,最终的处理结果往往是,有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以罚代管,违规企业整顿罚款后“正常营业”。
违规收益巨大而成本较低,难怪如此“先上车、后补票”的违规闹剧在各地反复上演。这对维护国家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无疑是种损害。地方政府为谋求短期政绩,变着花样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倾向,更值得警惕。不得不提的是,类似顶风违规、“博弈”国家政策的现象在环保、国土等不少领域都一定程度地存在。
如何纠正?更完善的法度,更严格的执法,更广泛的监督至关重要;除此之外,更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更顺应市场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规划同样急不可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