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的小学教师余红(化名)来说,一直以为自己是正式在编教师,从未想到自己与编制已擦肩而过。
如果不是今年5月在安徽省教师信息系统录入信息时,发现“自己输不进去”,她还意识不到自己的“真实身份”。
现在,让她更不能接受的消息是,当年同批参加2007年毛集实验区统一招考的11名“落榜者”直接入了编。
“想一想,非常不公平,为什么考上的人没有入编,没考上的居然有了编制。”张丽告诉记者,目前自己的工资待遇和正式在编教师并无差异,所以5年来“一直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身份”。
“同学打电话给我,才知道的,因为我们这批不少都是同学,彼此很熟悉。”同样,常芳(化名)也是近期才得知自己没有入编的。她和张丽一样,都参加了当年的那次招考。今天,她还能清晰地记得那次考试的成绩排名。
据王玲回忆,当年招考录用结果的公示就贴在政府部门的门口。“区教育局也告知,你们正式入了编,我们心里终于舒了一口气,现在和别人一样了。”
作为那段青春路上的“奋斗纪念”,有些青年教师至今保存着发黄的招考文件。
这份由毛集实验区教育局、人事劳动局、监察局联合下文的“聘用制教师入编考试考核方案”显示:文化课考试成绩占80%,考核成绩占录用成绩的20%,考试时间为2007年10月14日。
该文件明确表明,“本年度通过考核考试择优录用入编15人”。据了解,后来考虑到“成绩并列”等因素,实际上,有17人被“录用入编”,目前有1名教师已辞职,只剩下16名教师在岗。
“这是组织行为,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
据了解,参加2007年招考的共计有28名教师,他们大多是淮南师范学校的中专毕业生。
2001年、2002年,他们相继被分配至毛集实验区的各所小学、幼儿园,从此扎根基础教育。毛集实验区的一位官员表示,“应当感谢实验区的建立,从1999年起,中专就不包分配了,因为实验区初建,师资紧缺,所以他们有了工作的机会。”
“我们早起晚归,爱护学生,爱岗敬业,无怨无悔,在各自教学岗位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毛集的教育事业付出了辛劳、汗水和智慧。”有青年教师在网帖上表示,“在这漫长的12年里,我们因编制的问题,曾多次奔走于区工委、区管委、人事局及教育局多部门之间。”
据王玲介绍,自打来到毛集实验区,因为“身份问题”,考过不少次试,“但那些都不算数”,直到2007年的那次考试,他们才看到了入编的希望。
据了解,2007年之前,毛集实验区先后组织过几次统一的“入编”招考,但是,报考门槛设定为大专以上学历和统招生,所以这28名青年教师被挡在了考场外。他们多次向淮南市相关部门反映这一问题后,2007年,实验区作出决定,允许他们参加统一招考。
经过考试与考核,按照成绩的排序,17名教师在毛集实验区正式“入编”。依据区里当时出台的文件,剩下的11名教师“依据有关政策,分两年研究解决”。
此后,2008年,区里再次组织了统一招考。
为了彻底解决教师编制的问题,直到2008年8月,毛集实验区才请淮南市编办的工作人员前来核编。没想到,“阴差阳错”的一幕发生了,28人中,入上编的是那11名没有通过2007年招考的教师,而17名被张榜公示的教师未能在市编办入上编。
据毛集实验区工委的一位负责人解释,“当时区里召开了党政联席会,一开始准备让11个人继续按照一定比例再进行考试,但是后来考虑到,他们都工作这些年了,不如不通过考试,直接解决了。”据他证实,当时的“会议纪要”有记录,“这是组织研究作出的决定”,不过,当时区里要求,这11名教师必须拿到专科学历,才能直接入编。
“从某种角度说,区里是好心办了坏事,本来是为了全部解决教师的编制问题,所以先难后易。”据他分析,因为这11个人基础比较差,考试没有通过,又是专科学历,“考虑到2007年、2008年招考录取的教师肯定没有问题,所以就把11个老师的材料提前做到了2006年。”
“因为,2007年的招考,他们没有考上,2008年的招考,他们又没有考,所以,这11个人的材料只能做成是2006年招录的。”他进一步解释道。
据实验区人事劳动局马姓负责人介绍,他们也没有想到,当时市编办核编时,2007年、2008年“录用”的教师被“卡住了”,没能入上编。而2006年年底之前“录用”的教师都入上了编,这当中就包括那11名教师。
对此,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淮南市编办采访时,事业机构编制科给出的答复是,人事部出台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执行,此后,淮南市事业单位招录管理逐步规范,各区上报用人计划,市里统一组织教师入编招考。“部令”实施之后,毛集实验区仍然在2007年、2008年自己组织招考,并且没有向市编办申报,所以被录用教师的入编问题只能“再等等”。
“并不是因为这11名教师都‘够到关系了’,这是组织决定的。”毛集实验区工委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其实那17名教师中,有的还是原区教育局领导的亲戚,所以说,这当中不存在“找关系”的现象。“只能说,这11名教师‘讨了巧’,而17名教师的情况是出乎意料的。”
“毛编”:实验区的“编制”究竟算不算数
针对11名教师的入编材料问题,淮南市编办事业机构编制科科长刘晖表示,当年审核材料时并没有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肯定是打回去,不予受理的。”
据他回忆,当时实验区上报的材料比较齐全,其中有招考方案、考试的成绩、公示的内容以及区里的决定,都盖有公章。“依照管理规定,科里有两个人核实材料,并没有看出来问题。”后来,有教师上访,他们才了解到这一问题。
他同时表示,机构编制工作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果毛集实验区的申报材料与事实不符,会有相应的处理意见。
淮南市编办副主任康武也表示,市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目前具体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作为市编办,一定会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严肃人事纪律。
他同时指出,入编招考过程中,公正应当放在首位,不管实验区的出发点是什么,但是“感情不能替代政策”。
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淮南市编办对于毛集实验区自行组织教师招考的做法并不认同。据刘晖介绍,实验区成立于1999年,但是直到2007年,实验区才与市人社部门联系,申请办理核编事宜。
据了解,包括这16名教师在内,目前,毛集实验区还有50多名教师没有在市编办入上编,其中不少还是本科毕业生。不过,在实验区的一些部门负责人看来,“他们是有编制的,只不过是毛集的编制。不管是市里的编制,还是区里的编制,到头来都是由区里财政发工资。”
在毛集实验区,不少人习惯将毛集实验区所认可的“编制”称之为“毛编”,那么,“毛编”究竟算不算数呢?
据了解,1999年11月,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直属淮南市委、市政府领导,正县级建制,行使县级管理权限,享受省扩权县政策待遇。
“虽然他们行使县级管理权限,但他们不同于县级人民政府。”对此,淮南市编办的一位负责人认为,毛集实验区并没有自己组织入编招考的权力,“如果是凤台县,他们就可以自己招考。”
“市里不承认他们的编制,但区里认账。”毛集实验区工委的一位负责人认为,尽管没有市里的编制,但这些教师的工资享受同等待遇,晋级、评职称不受影响。不过他也承认,没有市里的编制,教师在淮南市范围内调动会有影响。
记者了解到,有青年教师在淮南市政府官方网站上发帖反映:原先属于实验区的毛集中学,如今已上划淮南市属学校,成立淮南市二十八中。由于他们只是“毛编”,现在所在的学校归市属管理,他们希望能够彻底解决编制问题。
显然,编制问题已经成为毛集实验区不少青年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尽管不少教师表现优秀,有的还被提拔为校长、副校长,但他们目前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在编人员”,心里多少有些失落。
一位未能在市里入编的青年教师坦言,尽管事业单位改革即将拉开大幕,也许今后所有教师退休了都拿社保,但从现阶段来看,具体改革方案没有出台,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底。
“年轻人要想做到对编制不再敏感,是不太现实的。”他说,当年之所以扎根毛集实验区从教,并且一开始拿着临时工资,还愿意坚守下去,就是想争取到一个编制,可以让自己的生活稳定一些。“现在虽然我们与其他教师相比,是同岗同酬了,但为什么不能有相同的名分呢?”
淮南市编办和毛集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淮南市政府正在积极协调解决这16名教师以及另外几十名教师的入编问题,准备拿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对于事件的进展,中国青年报记者将进一步关注。
- 复旦评教满分5分全校平均4.89分 教师该重研还是重教
- 教师罚4年级小学生当堂吃纸 曾将其打成脑震荡
- 厦门外籍教师用衣服浸泡毒品溶液邮寄入境被截获
- 哈尔滨有编制硕士环卫工:稳定不是唯一“诉求”
- 请记得遥望地球 首位“太空教师”致信王亚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