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神舟十号航天员亲切通话 盼望他们胜利归来
探索太空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电波飞架天地,梦想远航高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4日上午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亲切通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3名航天员表示诚挚的慰问。
8时30分许,习近平抵达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他听取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进展情况介绍,对任务已经取得的各项成果表示肯定。
8时38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正运行在祖国上空。习近平走到飞控大厅指挥席前,拿起话筒同航天员通话。总书记面带微笑,注视着飞控大厅巨型电子屏幕。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天宫一号内的实时画面。3名航天员站成一列,精神饱满,神情自然。
对话实录
习近平:海胜、晓光、亚平,你们辛苦了。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注视着、关心着你们。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你们致以诚挚的慰问!
聂海胜:感谢习主席,感谢全国人民!
习近平:你们进入太空工作生活已经有13天了,我们大家都很牵挂。你们现在总的情况怎么样?身体状况如何?工作进展如何?
聂海胜:感谢习主席的关怀!我和晓光、亚平的身体状况都非常好,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想贡献力量,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习近平:很好。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我要问一下,晓光、亚平,你们第一次进入太空,你们感到各方面适应吗?
张晓光:报告习主席,在太空13天生活中我们很快适应了失重环境,空间科学实验进展非常顺利。我们一定再接再厉,圆满完成后续任务。
王亚平:我们的饮食很正常,每天能休息七八个小时。我还当了一次太空老师,给全国青少年演示了一些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提高和学习。
习近平:看到你们各方面状态这么好,我们很放心。前几天,你们为全国中小学生举行的太空授课很有意义,据我了解有8万所学校6000万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授课活动,对培养他们崇尚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一定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次载人航天飞行,你们身上体现出了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这种宝贵的意志品质对全国人民都是启示和鼓舞。希望你们精心操作、密切配合,圆满完成后续任务!大家都盼望着你们胜利归来,我在北京等候你们!
聂海胜:我们一定牢记习主席指示,坚决完成任务。请习主席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
“敬礼!”随着聂海胜的口令,3名航天员郑重地向习主席、向全国人民行军礼。飞控大厅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据新华社
神舟十号明天着陆内蒙古
明天,神舟十号将迎来在太空的第15天飞行,三名航天员将离开天宫一号这个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回归地球,凯旋回家。来自内蒙古包头市公安局的消息,神舟十号飞船明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主着陆预定区域着陆后,包头市巡特警将执行“神十”着陆现场警卫任务。
特警为“神十”护航
包头市巡特警将协同基地工作人员做好安全警戒、航天员护送和紧急情况处置等任务。为保证完成任务,目前该市巡特警支队制定了严密的警卫方案,每一位指挥员、特警队员均定岗定位,确保其对警卫工作步骤熟悉,指挥调度有序。
曾执行过“神八”、“神九”着陆现场警卫任务的包头市巡特警,此次将为“神十”着陆保驾护航。
指令长将首个出舱
一般情况下,返回舱着陆后,将有几架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直升机负责搜救航天员,指令长将首个出舱。
三名航天员在重返地球后,在返回舱内就要进行初步的医学检查和确认。地面人员还要对返回舱的气体、微生物等进行采样,并回收一些产品。作为最先进入返回舱的工作人员,除了确认航天员生理心理状态,还要帮他们进行重力适应性活动,这也是为什么从落地到开舱,需要几十分钟的原因。比如,肢体在里面要适当运动等,这种反复的训练,可加快航天员的重力适应。
航天员进入直升机后,将把压力服脱掉,换上地面工作服,工作人员用便携设备对航天员进行检查和唾液等样本采集。航天员将在专用的医监医保直升机上吃上第一顿饭。随后用搜救直升机将航天员转运到机场,用专机送回北京。
飞船返回经历四大阶段
一是制动飞行阶段
飞船在太空调整姿态,发动机点火制动,进入返回轨道。
二是自由滑行阶段
飞船以无动力飞行状态自由下降。当高度降至距离地面140公里处时,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推进舱在穿越大气层时烧毁,返回舱继续下降。
三是再入大气层阶段
飞船进入大气层时,飞船表面和大气层摩擦产生巨大热量,在飞船表面形成高温等离子气体层,并对电磁波造成屏蔽形成“黑障”,使飞船在240秒内与地面失去联系。直到距离地球约40公里处,“黑障”消失,地面测控部门重新捕获飞船。
四是着陆阶段
当返回舱距离地球约10公里时,伞舱盖打开,并连续完成拉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等动作。在距离地面1.2米时,4台反推发动机点火,使飞船以每秒1至2米的速度着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