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委常委集体赴沂蒙老区群众路线教育基地上党课
7月1日,群众路线教育的“第一课”在沂蒙老区“开课”,山东省委常委会全体同志率先垂范,一路轻车简从,每到一处,倾听群众心声,接受革命教育,真真正正地在沂蒙老区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村,是沂蒙红嫂的家乡,也是著名的“红色堡垒村”。村边山坡上,绿树掩映下,用石头干插起来的一排排平房,便是沂蒙红嫂纪念馆。
省委常委首先来到红嫂纪念馆,重温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领略沂蒙红嫂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
姜异康感慨地说,“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红嫂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我们坚信,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与人民心连心、肩并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姜异康在纪念馆主持召开支前模范和群众代表座谈会,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听取意见建议。沂蒙红嫂、“火线架桥”组织者李桂芳,解放战争期间入党老党员魏丙见,沂南县南村社区党委书记李凤德,平邑县九间棚村党委书记刘嘉坤,沂南县后峪子村党总支书记梁兆利,当代沂蒙新红嫂、朱老大食品公司总经理朱呈镕,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革命战争年代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紧紧依靠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干革命、促生产,抓发展、惠民生,党爱民、民拥军的感人事迹。大家认真倾听,不时作着记录,写下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听了大家的发言后,姜异康动情地说,我们之所以选择到沂蒙革命老区来上群众路线教育的“第一课”,是因为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沂蒙人民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很值得我们学习。大家说的都是心里话,反映出大家对党的无限热爱、对人民军队的衷心拥护和对人民群众的一片赤诚,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听了非常受感动、非常受教育。从你们身上,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姜异康接着说,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山东的巨大政治优势。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好沂蒙精神,牢记党的宗旨,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推动全省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沂蒙红嫂名扬全国,孟良崮战役更是举世闻名,它是人民战争史上的一座丰碑。位于蒙阴县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是沂蒙群众路线教育基地的另一个重要教学点。
省委常委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纪念馆参观,共同追寻那逝去的战火硝烟,共同领略那撼人心魄的战争场景。一件件历史实物,一张张战场照片,一个个感人故事,把大家带到了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透过沙盘展示、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声光电情景模拟,大家了解了孟良崮战役过程,真切感受到沂蒙人民踊跃支前、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存史启后人,树碑昭英烈。纪念馆后方的孟良崮革命烈士墓区,松柏苍翠,安然静谧,2865名烈士长眠于此。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大家伫立在烈士英名碑前,拜谒英灵,鞠躬致敬,深切缅怀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在哀婉低回的乐曲声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姜异康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委常委踊跃发言,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认识。大家认为,省委常委会全体同志一起来到临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用这种方式纪念党的生日,很有意义。同时,这也是省委常委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动员和开端。回顾那段艰难的岁月,重温那段光辉的历史,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撼,心灵上得到了洗礼,受到了一次很好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对如何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新的思考,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思想基础。
通过深入讨论,省委常委在三个方面进一步加深了认识:一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的一切来自于人民,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二是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三是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我们必须切实改进作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姜异康强调,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作为省委常委,既是这次活动的组织推动者,又是参与者,更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紧紧依靠群众开门搞活动,真心实意听取群众意见。要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全省党员干部作出表率。相信只要省委常委同志率先带头、积极参与,就一定能够把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序向前推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