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在国内,空中救援一直是个昂贵的救援项目,目前直升机空中转运费用大约为每小时3万元。如果遇到意外,是否每位急需援助的人都能支付得起这笔不菲的救援费用?据了解,北京市在年内有望推出首个"航空救援险"。投保人也许一年只需额外支付几百元,即可享受危重疾病的空中救援,这意味着,空中急救将不再只是面向有钱人的高端服务。
北京尝试用商业化保险的运作模式降低高昂的急救费用,国外也是这样操作的吗?
德国从1980年开始运用直升机运送伤病员,也称"空中救护车"。德国人的保险意识比较强,所以很少出现空中救援无人买单的情况。
全球华语广播网驻德国记者薛成俊:在德国有专门的直升机救援机构,如全德汽车俱乐部的空中救援中心和德国飞行救助队(DRF)承担着德国的主要空中救援任务。根据情况的不同,空中救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灾难性救援,主要是指天灾,比如说地震、洪水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救援飞机所需的花费由国家的专用公共基金承担,被抢救者无须支付任何费用。第二种情况是极力性救援,费用由病人所在的医疗保险公司承担。第三种情况是由于个人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或者是险情,比如说登山被困,需要出动直升机对受困者进行救援,这时候费用就由被救者自己承担。
不过通常情况下,登山者会加入保险,所以最后还是由保险公司根据合约条款全部或者说部分承担费用。德国人的保险意识比较强,除了一些必须的险种还会参加一些与生活和安全密切相关的保险,比如意外事故保险。有了以上多重保险,一般不会出现无人买单的情况,因此空中救援在德国实施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在日本,过半地区已经实施急救直升机体系,航空急救直升机在过去十几年里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全面发展,费用虽然昂贵,不过基本由政府买单。
全球华语广播网驻日本记者黄学清:在2000年以后,日本急救医疗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在航空急救上开始使用专用飞机进行急救。在10多年中,日本不断完善停机坪建设、技术装备、管理制度和运作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空中急救系统。据统计,日本全国从收到申请到急救直升机离地的平均时间是3.79分钟。日本厚生省规定,普通居民是不能直接申请出动航空救护的,是否出动飞机是由消防部门现场急救人员和医疗机构来判断的。急救直升机的飞行费用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各负担一半,由国家以及地方政府财政进行补贴,被救助者只需要支付用于自己治疗的医疗费用,不需要支付飞行费用。急救直升机的飞行业务是委托给民间的航空公司的,现在日本全国拥有急救直升机的急救中心有十多个。
美国上世纪70年代初形成用直升机抢救运送伤员的模式,急救的飞机种类很多,个人医疗急救和自然灾害处置都可动用。如果病人的保险计划全面,保险公司会完全承担空救费用。
全球华语广播网驻美国记者庞哲:美国空救是急救项目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一般是在传统陆运因时间、地势或其他的原因无法进行急救的情况下采取的急救服务。空救的飞机种类也非常多,但是一般现场急救是以直升飞机为主,机上配备的人员和设备,基本同普通的救护车相等。是否采取空救的决定,除去有资金支付能力的个人和家属可以自由选择之外,还有包括其他的一些情况,比如发生自然灾害、大型险情和事故的话,是由政府组织援救之外,一般事故和疾病造成的情况往往需要参与急救服务的现场医务人员来决定。
一般大型的保险公司保险服务项目当中也包括空救项目,但是要是病人保险计划内的服务内容。包含的项目越多越周全,保费也就越贵。如果在伤兵或者是事故发生的环境下,以及伤兵的程度完全符合保险公司的计划规定,保险公司就会全部承担空救费用。但是有几种情况保险公司和医生会拒绝对病人提供空救,那就是如果病人处于怀孕晚期或者刚刚在24小时之内进行过心脏手术。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