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袁隆平与华媒分享“中国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2013年07月08日 08:15:25来源: 中国新闻网 唐小晴 邓霞

  “我有两个‘中国梦’,一个是水稻能长成高粱般的高度,稻穗如扫帚般长,谷粒如花生般大,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能尽快攻克;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是描绘着自己的愿景。

  7月7日,“开放崛起在湖南——行走中国·2013世界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活动采访团走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83岁的袁隆平面对面交流。

  当天,身穿灰白格子短袖衬衣的袁隆平向华文媒体高层介绍了杂交水稻在科研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杂交水稻最新研发情况。

  2012年,袁隆平又领衔启动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攻关。“我虽在古稀之年,但还是属于‘80后’,要发挥老骥伏枥的精神继续在杂交水稻领域进行科研。要在‘90’前,实现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到了‘90后’的我仍希望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袁隆平一番诙谐的话语,赢得了现场的热烈掌声。

  “是何种动力让您如此高龄,还不遗余力地致力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您的‘中国梦’要如何实现?”美国《侨报》记者向袁隆平抛出此问题。

  袁隆平表示,动力有外在和内在两大因素,外在的因素是自己亲眼目睹了中国上世纪60年代的“三年大饥荒”,而始终觉得自己还有潜力研究杂交水稻是内在因素。“到底是什么动力,我也说不清楚,或是不满足于现状。”

  在袁隆平看来,要圆自己的“中国梦”需要国家能制定更加开放的政策,助推杂交水稻更快地“走出去”;需要扶持龙头种业企业,给予包括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同时需要举力将长沙打造成“杂交水稻之都”。

  “让世界告别饥饿的伟人,华人因您而自豪。”澳大利亚《大洋日报》记者特意将这样一幅字赠予了袁隆平院士,并希望杂交水稻技术能在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世界各地得到推广。

标签:袁隆平|水稻责任编辑: 吕术艳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袁隆平谈第四期超级杂交稻 称能达到亩产700公斤
  • 袁隆平称计划2020年实现杂交水稻亩产1千公斤
  •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再超900公斤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