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8日电(记者陈云富、潘清)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8日宣布,就国债期货合约及规则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作为继沪深300股指期货之后,中国内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又一个“重量级”品种,国债期货上市进入“读秒”阶段。
以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为背景,尘封18年之久的国债期货再度登场备受瞩目。在发挥规避利率风险、形成基准利率体系等功能的同时,这一品种的亮相无疑会更深刻地推动中国金融改革的进程。
国债期货合约征求意见上市进入倒计时
据中金所公布的合约草案,拟上市的国债期货合约标的为面额100万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为3%的5年期名义标准国债,挂牌合约月份为最近的三个季月合约,涨跌停板和最低保证金要求均为2%,最小交易变动单位则为0.002元。
中金所表示,合约及规则征求意见截止到7月14日。“按照期货新品种上市的必要程序,这意味着国债期货的上市正式进入了倒计时,最快有望在8月中下旬挂牌交易。”业内人士预计。
与股指期货相比,国债期货合约的设计存在诸多的差异。除涨跌停板和保证金比例大幅低于股指期货等同类期货品种外,国债期货也采用到期实物交割的方式,更多与国内市场的商品期货保持了一致。此外,到期合约最后交易日的交易时间也仅为上午的9:15——11:30。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参与交割的客户在最后交易日交易结束、交割结算价确定前,有更多时间进行交割准备,降低客户的违约风险,有利于交割的顺利进行。”中金所有关负责人表示。
十八年重生国债期货今生不同前世
“随着国债期货加快上市,我国也将结束在主要经济体中没有利率衍生产品的历史。”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表示,到目前,全球前十五大经济体都推出了国债期货或其他的利率衍生产品,金砖国家中也仅中国缺乏这一金融市场的重要成员。
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度推出国债期货,但由于市场条件不成熟而被迫关闭。由于当时国债期货市场交易并不严格要求投资者使用真实的资金,而更多是凭借金融机构开具的信用担保工具——保函,建立在不成熟信用环境下的国债期货市场,与其基本职能出现了偏离,并最终酿成令人震惊的“327国债事件”。
“毫无疑问,与十八年前的市场环境相比,当前的市场需求、监管水平、投资者教育等都大为改善。”在众多专家看来。
如在市场监管上,国内期货市场已建立起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期货业协会、交易所、保证金监控中心“五位一体”的监管协作体系。“到目前,国内期货市场对保证金进行集中监管,也施行逐日盯市的制度,保障投资者利益。”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制度体系的完善,加上股指期货上市后市场理性运行的实践,使国债期货面世可能的风险都大幅降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利率风险管理工具,金融机构对规避利率波动风险的需求大幅增长显得国债期货再度上市“水到渠成”。
2012年我国债券市场托管量达到24万亿元左右,一位债券基金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没有国债期货工具的情况下,投资者在债市熊市中只能选择卖出债券,这不仅会加大市场跌幅,也会减少债券利息的收益。而国债期货上市后,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并在国债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获取绝对收益成为可能。
驱动金融市场变革提升“主导权”
与股指期货相似,专业的市场以及较高的门槛使国债期货注定是一个不是大多数投资者参与的市场,普通投资者对这一品种也远较股指期货、商品期货“陌生”。不过,若将其放在国内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这一“小众市场”却有着与股指期货相近的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认为,国债期货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推动力,对于促进市场联通、提高市场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从国际经验来看,推出国债期货的基本条件并不要求达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国债期货上市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推动利率市场化步伐,逐渐形成市场化的基准利率体系。”业内人士指出。
此前,在基准利率方面,市场对参照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设立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寄予厚望,然而随着伦敦LIBOR操纵丑闻爆出,其报价而非完全市场交易的缺陷也有所暴露。在业内人士看来,期货市场完全公开资金交易的特点,使国债期货市场有望在未来与SHIBOR共同完善市场化基准利率体系。
与此同时,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债期货也有助其国际化的进程。“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的推广,境外持有人民币的政府和机构购买和持有我国国债的需求日趋强烈,需要运用国债期货来管理持债风险。”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看来,国债期货上市将会增强境外政府和机构持有我国国债的积极性,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国金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江明德也表示,国债期货推出更为重要的意义,也是以其为依托建立的完善的人民币收益率曲线,可以帮助中国更加积极地掌握金融主导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