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检察院:五年21学子犯罪 未成年犯罪三分之二为初中生
14岁外来工学生强奸4岁女童后,尚不知道是在犯罪!家长被警方通知到场参加检方询问,竟称工作忙推脱。记者昨日从三水区检察院获悉,近五年,在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三分之二为初中生,且出现了赌博及贩毒等新型案件。三水区检察院呼吁,各方应形成合力,加强对该类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现状:
在校学生犯罪集中在初中
数据显示,2008年至今年5月,三水全区在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计15宗21人,整体呈上升趋势。年龄主要集中在16~17周岁,且初中在校生犯罪率较高(14人)。
在校初中学生小超(化名),因经常出入酒吧而结交了贩毒的社会青年,自己也沾上毒品,跟着就“顺其自然”走上了以贩养吸的犯罪道路。据介绍,区内在校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较为集中,集中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两大类型,其中赌博案及贩毒去年才新出现。
去年7月,14周岁的学生小进(化名)对邻居家4岁的小女孩王某(化名)实施了强奸行为。2010年,小进跟随父母从老家到三水生活、读书,性格内向,难以适应在三水的生活,后来便沉迷于黄色书籍。“此案中,小进供述说,他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及给自己和他人会带来的何种后果并无太多认知。”承办的蔡姓检察官介绍。
据了解,在区检察院办理的所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均存在家庭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在讯问未成年人通知家长到场时,竟有部分父母因工作忙碌而抽不开身。承办的蔡姓检察官也很无奈,“可见其平时日常法制教育与监管的不到位。”
解决:
“防火墙”完善帮教制度
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认为,针对区内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情况,有关部门应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外来务工家庭的归属感,保障外来务工子女的健康成长。学校应更注重德育及法律常识教育。在案发时间集中的寒暑假、课余时间内,各方应加强教育与监管,共同创造一个安全“防火墙”。
据了解,上周检察院正式启动了“春苗工程”。符合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成为“春苗队员”。检察院未检科和专业的志愿者共同组建的帮扶小组,将对“春苗队员”开展一组对一人的结对帮教。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还强调,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在校学生的,一般都纳入“春苗工程”进行帮教。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