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社会扫描 正文
女大学生10天骑行1200公里回家 父亲全程暗中保护(图)
2013年07月17日 16:41:42来源: 西部网 欧阳 李美茜

女大学生10天骑行1200公里回家 父亲全程暗中保护(图)

廖静文带着自己的自行车过长江

原标题:西外美女毕业骑行1200公里回家父亲暗中陪伴10天

西部网讯(记者 欧阳 实习生 李美茜)  22岁,女孩,独自一人骑行16天,经过5个省,1200多公里,6月28日从西安出发,7月13日回到宜春,西安外国语大学应届毕业生廖靖文用这种方式给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句号。回到家里以后她才知道,父亲得知女儿要骑行回家时,连夜开车往西安方向赶,为了不影响女儿的骑行计划,父亲过一段时间就给女儿打电话掌握位置信息,并跟女儿保持一定距离,以便在危急时刻保护女儿。一路上,父亲暗中陪伴了她10天,让她感动不已。

爬第一个坡就后悔了,但还是坚持下来

22岁的廖靖文是西安外国语大学09级的学生,作为一个今年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成群结队的外出旅游,而是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她独自一人用自行车轮的轨迹记录自己的成长,并告别了自己大学时光。

在这次骑行之前,她距离最长的骑车只有15公里,这是她的第一次长途骑行。从计划骑行到正式出发仅仅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连装备也是提前两天匆匆在网上准备的。出发时的自行车是借的男同学的,但是因为男生的自行车外形较大,她刚开始的行程并不是那么顺利。

远距离骑行与在平地上骑行,最难的就是爬坡和下坡,即使是稍缓的坡,但是长时间骑行也会让骑行者感到吃力。“爬第一个坡的时候我对自己说了17次,后悔了,但每次后面都想了两遍坚持吧…… 这是爬了个连续5公里长的坡后,路牌写着前方3.6公里下坡,谨慎驾驶,瞬间泪奔。”这是她写在人人网上的话,也是她在骑行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坎儿。她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第一个坡累的她喘不过气来,后来甚至失去了意识,醒来时身边有人说她一直在发抖。之后她喝了藿香正气水,却又酒精过敏,全身发红发烫,她忽然觉得有点后悔,不知道为什么要骑行,却有股信念支持着她选择了坚持。这天是6月29日,骑行的第二天,一切才刚刚开始。

廖靖文告诉记者,在她到达秦岭时,当面对一条20多公里的上坡路,其中8公里陡坡,17公里的缓坡,并且是逆风行驶,对于之前完全没有骑行的经验的她来说,简直是在挑战她的极限。然而最痛苦的是她骑的是男生的车子,18寸,比一般女生适合骑的高出许多,因此骑起来特别的费力。一天下来,她全身贴了13块药膏,并且酸痛难忍。

廖靖文依然清晰的记得,在爬秦岭的路上,她是一边哭一边迎风前行的。可是,即使是这样,她依然坚持向前。她说就是这样的人,脑袋里冒出了什么样的念头就会想着试着去实行,而且一旦开始,就必须要去完成的那种性格。遇到什么事情只会想着要把它做好,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毅力,一路上支持着她骑行完成了1200多公里。

骑行虽辛苦,好心人常伴左右

漫漫长路,独自一人骑行的女孩廖靖文,一路上遇到很多记忆深刻的事情,除了艰辛,更多是感动和感谢。路上有很多的热心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个独自前行的女孩。

非常有意思的是一位微信上认识的网友,偷偷的跟着她,默默的保护了她一段路程。那个网友是廖靖文住在浏阳的时候认识的。当知道了廖静文骑行的事后,那个网友开着车在浏阳找了她好几圈,最后在去319国道的必经之路上等着她。热心网友跟着廖靖文走了24公里,还偷偷的拍了照片。而他这样做,只是因为106国道在修路,怕她出意外。

在前行的路上,一路走来廖靖文遇到了很多好心人,她很开心也很感动。在她的人人网相册里,能看到很多她和遇到的热心人合照的照片,并且还了发文字一一感谢他们。沿途的小商店老板帮忙冲的红糖水;路过果园时,果农热情的留她吃饭,她帮果农大姐卖梨子、桃子;在路边还被瓜农拦下,她以为是要买西瓜时,瓜农忙说“不要钱!”。

在宜城,她摘荷叶玩时偶遇一位大哥也在骑行,大哥带她进了他们的骑行车队,并且遇到很多好心叔叔阿姨。当她要离开时还送了她一箱王老吉,并积极的帮忙捆起来,后来大伯阿姨们派了个大哥,陪她骑到了宜城边界才送她离开;襄阳的车店的人不仅帮她修车,还教了她很多修车的技术并带她吃饭……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廖靖文都记在心里,温暖着她的心,满满的感动。她说,大家对她的牵挂,就是她决定坚持平安到达宜春的动力。

最喜欢的照片是路上偶遇人的笑脸

“我发现我最喜欢的照片不是风景,不是到达的山顶。是路上偶遇的人的笑;是我用早饭鸡翅喂的狗;是我在蚂蚁窝边放一小粒火腿肠,然后就有很多蚂蚁来扛……”当记者问到廖靖文这一路来的感受时她说,“自然风景,人文风景,都是一路过去可以欣赏和充实的风景,可是多少骑行者错过了属于自己的风景。”

西安到江西,16天,1200公里的路程,对于一个22岁第一次骑行的女生来说,辛苦而又漫长。但这一路上经历的故事,遇到的人,都变成她人生路上一笔巨大的财富。她说在将来也许还会骑行,但不一定会去川藏这些线路。也许,将来在某个普普通通的小城市,你将会发现有个这样的女孩,又在骑行的路上,一个人或几个人。

其实,她还有个小小的遗憾,“没有让各个地方的朋友,用各种方言教我讲句‘西安外国语大学’”。因为这是她告别母校的毕业骑行,以后这个名字将会慢慢远离,但即使这样,相信她对于母校的爱,也不会因为距离而淡忘。

标签:大学生|父亲责任编辑: 郭清源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武汉大学生调查报告:半数占道摊贩希望合法摆摊
  • 河南22岁大学生因“长像吓人”找工作屡碰壁引关注
  • 20余名大学生穿拖鞋考试 被罚中午光脚操场跑圈
  • 孝子20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父亲 4年嚼食反哺(组图)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