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社会扫描 正文
国内多数企业未标注蚊香有毒 专家建议婴儿慎用
2013年07月21日 12:02:00来源: 工人日报 李丰 赵福中

  “一年时间过去了,灭蚊产品还是不能像烟草一样贴出‘有害健康’标志,这些生产灭蚊产品的企业何时才肯放下‘毒面纱’?”7月18日,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张华对记者感慨道。一年前,他发现国内部分灭蚊用品生产企业故意掩盖“蚊香有毒”这一事实,开始向农业部建言献策。可时至今日,他却发现市场上仅有一家企业进行了警示语标注,其余企业均是“纹丝不动”。

  “如果孕妇、儿童、身体虚弱者在密闭房间里长时间使用蚊香,这简直就是将低毒或微毒的‘霾’请进了家里。生产企业有责任对消费者进行主动告知。”张华告诉记者,鉴于卫生用农药蚊香、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在毒理方面是否会对孕妇、婴儿、儿童、身体虚弱者产生毒性反应没有明确的科学定论,去年7月24日,他向农业部正式提出建议,在审查核准的蚊香、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标签和说明书中增加标注孕妇、婴儿、儿童、身体虚弱者慎用的警示用语。

  这一年来,张华一直在观察是否有企业会主动进行标注。目前,他仅发现广东一家日用化学用品公司在其2003年生产的一款蚊香产品上标识了孕妇慎用的警示用语,而上次被他披露的一家企业和其它生产灭蚊产品的企业至今都“纹丝不动”。记者在走访贵阳市多家超市后也发现,市场上销售的蚊香类产品上确实没有标注任何警示用语,而不少消费者也对“蚊香有毒”说法一知半解。

  如今,炎炎夏季已经来临,蚊香、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使用高峰期。张华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享有人身不受损害的权利”、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这些蚊香类生产企业的做法已经明显对消费者构成了侵权。此外,根据农业部颁布的《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农药标签应当注明毒性、注意事项,农药产品附具说明书的,说明书应当标注毒性、注意事项”,农业部也应当强制企业完善其产品说明。

  “我希望企业能有所行动,维护消费者权益。”张华认为,根据统计,我国大陆每年至少有1600万左右的孕妇以及1600万左右的婴儿出生,面对如此庞大的潜在受众群体,标注“蚊香有毒”刻不容缓。

 

标签:责任编辑: 李利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