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基金会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基金会中心网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3年间,河南宋基会的总资产突增,连续三年居全国公募基金排名之首:2008年总资产15.6亿余元,2009年总资产21.1亿余元,2010年总资产29.7亿余元。
其中,2008年至2010年河南宋基会分别募得8.6亿、6.2亿、10.1亿元的捐赠收入,也居全国之首。但是其公益支出, 2009年到2011年的分别为0.77亿元、1.39亿元、2.99亿元,未能进入全国前十名。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2009年捐赠收入为1.78亿元,2010年公益支出为1.54亿元。由此计算, 2010年公益支出占上一年度捐赠收入的百分比,中国宋基会为86.5%,河南宋基会仅为22.4%。
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中“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
河南宋基会在公益支出与筹款能力间的反差,早在2011年就曾引发媒体质疑。当年,河南宋基会主要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称,其收入中绝大部分都是限定性收入,以2009年将近2亿元的非限定性收入为基数计算,河南宋基会的公益支出已经达标。
根据中国基金会网数据,河南宋基会2009年总收入6.3亿元,其中捐赠收入6.2亿元,包括限定性捐赠收入4.28亿元,非限定性捐赠收入1.92亿元。但是记者查不到其限定性收入的明细。
记者7月9日致电河南宋基会,询问其限定性收入和公益支出方面的情况。其工作人员表示,会将问题记录并上报领导,有回复会主动联系记者。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对方回应。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贾西津:
根据目前已知的公开信息,河南宋基会作为一个公益组织,连续几年的公益支出都相对较低、与其捐赠收入形成巨大反差,公众就有理由质疑其捐赠收入的去向,质疑其偏离了公益属性。
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限定性捐赠收入是指捐赠者对捐款的用途或者是时间做了一定的限制。大多数情况下,捐赠者只会对用途做出限制,比如指定用于白血病儿童的救治。在时间上设定限制的,一般是灾后重建的项目,限定分几年逐步支出。但这笔钱最终还是要用于公益支出的。所以长期来看,这并不影响公益组织整体的公益支出水平。
限定性捐赠的受益人,不能指定为某个具体的人或者机构,只能限定为某一范围内的不确定的人或者机构,否则就可能为伪公益。例如甲乙两家公司,甲公司通过一家基金会捐赠设备给乙公司,乙公司再通过另外一家基金会捐款给甲公司,结果就等于甲公司和乙公司实现了交易,但却通过公益组织享受了免税,实现了商业目的。
公募基金会作为直接面向公众募捐的公益组织,享受着免税待遇,它的财务状况应该是公开透明的,包括每一笔限定性收入,都是应该公开的。河南宋基会应尽快公布其捐赠收入的明细,公布每一笔钱的去向。
中央财经大学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震:
《基金会管理条例》只是规定“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并没有具体明确,总收入是不是可以剔除限定性捐赠收入,这就给了基金会一个“可解释”的空间。
可能有部分捐赠收入为非现金性的捐赠,比如需要时间来变现的物资,或者限定了使用时间,但长远来看,一个公墓基金会的公益支出,还是应该符合捐赠收入的70%这样的比例。如果这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那就违背了公益性。
公益性是河南宋基会的根本属性,也是其存在的理由。如果其违背了公益性,就改变了组织性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就不能继续享受免税资格。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