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海最高温达39℃。保洁工何守安冒着酷暑为列车保洁。记者屠知力摄
7月31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六天发布最高等级的高温橙色预警,同时发布干旱黄色预警。此前一天,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是自《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以来首次启动高温应急响应。高温应急响应分为Ⅳ级、Ⅲ级、Ⅱ级三个级别,Ⅱ级为最高级别。
仍将持续的高温热浪,可能造成哪些影响?各部门应该如何应急响应?记者31日采访了中国气象局专家。
高温仍将持续一周以上
进入7月以来,江南、江汉、江淮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江南、江淮及重庆等地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可达7至9天,局地日最高气温可达40℃至41℃。
中国气象局专家指出,当前正值秋收作物生长关键期,也是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用电旺盛期,未来一段时间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将会对生产、生活及人体健康等造成影响。
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水稻、玉米、棉花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未来持续高温少雨,可能导致稻田用水不足、一季稻穗小粒少、空秕率增加,晚稻有效分蘖减少,玉米授粉不良、秃尖比例高、籽粒不饱满,棉花落花落铃增加、伏桃减少,柑橘果实偏小,蔬菜品质和产量下降。
对水资源的影响:江南及贵州、重庆等地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溪河断流、库塘干涸,可用水源减少,人畜饮水困难可能加剧。
对供电的影响:未来持续高温酷暑天气,将使空调降温、农田灌溉等用电需求大幅增加,水力发电量减少,工农业生产用电供需矛盾可能加剧。
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未来持续高温可能导致中暑的发病率进一步上升,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和死亡率增加。
面对高温各部门职责分明
高温气象灾害出现后,各部门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印发的《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对各部门如何应急响应分别作出了规定: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高温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电力部门注意高温期间的电力调配及相关措施落实,保证居民和重要电力用户用电,根据高温期间电力安全生产情况和电力供需情况,制订拉闸限电方案,必要时依据方案执行拉闸限电措施;加强电力设备巡查、养护,及时排查电力故障。
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等部门做好用水安排,协调上游水源,保证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建筑、户外施工单位做好户外和高温作业人员的防暑工作,必要时调整作息时间,或采取停止作业措施。
公安部门做好交通安全管理,提醒车辆减速,防止因高温产生爆胎等事故。卫生部门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高温中暑事件。农业、林业部门指导紧急预防高温对农、林、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影响。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中国气象局专家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是需做好抗旱工作。未来一段时期,湖南、贵州等地旱情将进一步发展,相关部门要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开源节流,确保人畜饮用水和生产用水。二是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江淮、江汉一季稻正值需水关键时期,田间应保持一定的水深,以水调温,防止高温热害影响一季稻抽穗扬花。江南和华南各地要抓紧收获早稻,并适时移栽晚稻,遇高温天气时应注意以水调温,促进禾苗早生快发。三是做好电力供应和调度。持续高温天气将加剧用电紧张程度,相关部门需做好电力供应和调度工作,保障生活生产用电。四是需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高温将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中暑可能性加大,相关部门需做好高温中暑防御及卫生防疫工作。五是做好城市和林区防火工作。高温天气条件下可燃物增多,极易引发城市和森林火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