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9个站点破历史极值十余部委联合开会应对高温天气
天气预报拟增可能引发病症预报
北京之前经历了连续高温日。
昨天,中央十余部委联合召开高温少雨干旱应对协商会。在随后举行的发布会上,针对全国发生多起热射病死亡案例,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表示,今后天气预报将进一步完善,预报出天气可能引发的各种病症。
陈振林介绍,7月以来,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的高温天气,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高温日数多,持续时间长;二是高温强度大,极端性突出;三是影响范围广,南方相对较重;四是高温少雨叠加,旱情发展迅速。
今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2.4℃,较常年同期偏高0.5℃。7月全国有100个气象观测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等16个省份,其中39个站点突破历史极值。最新监测结果表明,贵州大部、湖南中西部、重庆南部等地存在中度到重度气象干旱。今年7月鄱阳湖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25%,洞庭湖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34%。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8月上旬,江南、江淮、重庆等地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局地最高气温将超过40℃。
7月上海、杭州出现多起中暑死亡病例,“热射病”一时间也成为了一个热词。陈振林表示,上海气象部门近几年在试点高温热浪对人体影响的预报,目前正在总结实践经验将向全国推广应用。今后预报要有针对性,预报出天气可能引发的各种病症。
名词解释·热射病
北京急救中心医生介绍说,中暑主要分为三种级别。轻度中暑在医学上被称为热痉挛,中度中暑被称为热衰竭,重度中暑则被称为热射病。“热射病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的神经器官受损。”
据悉,热射病一般表现为高热,体温能达到40℃以上,同时皮肤干热无汗,还会出现神志障碍、脏器衰竭等。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救治,死亡率高达50%-70%。
释疑
为何预报跟实际感受有偏差?
陈振林:气象预报要求周围没有遮挡,没有挡阳光的物体,就是空气中的温度,与水泥地面、草坪上不一样。因此,有时明明感觉到很热,预报的温度却并不特别高。人的体感温度受到气温、湿度、太阳辐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这个地方温度不到35℃,湿度超过80%,会让你感到非常闷热,但如果你到新疆去,都40℃了依然感到很干。
我们也在做人体舒适度的预报,还有中暑指数、穿衣指数等,提醒公众避免高温对自己身体生活造成影响或者伤害。
标准观测预报的温度也不适合应用到各行各业的服务中,所以我们有路面的温度,也有针对农业的。今后为了有针对性,还要加强这方面的专业预报服务。
极端高温天气会成为常态吗?
孙冷(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从我们的监测来看,最近几年极端气候事件确实有略微增加的趋势。有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导致影响我国大气环流变化,带来空气的交换更加频繁和剧烈。也就是说北方地区的人可能感受到相当于南方的天气。
现在有一些地区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统计来看并不是特别的极端。今年影响范围大,时间很长,与全球变暖有一定影响,但是未来的趋势究竟会怎么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四川强降雨和三峡有关吗?
陈振林:4月份降水那么多,降水不仅仅是四川,还有东北西南的多雨带。我国有一个年代记,10年一个阶段有一个演变,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多雨带在60年代更偏北,后来往南转长江,又慢慢几个十年过去了,现在又向北,去年7·21北京暴雨也是发生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到目前为止,今年实际发生的情况和我们年初的预报还是非常吻合的。
7月1日在日内瓦,中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通过联合研究专门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针对三峡水库气候效应建成之前和之后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向全世界发布一个评估报告,从这个评估报告结论来说,所说的各方跟它相关的结论在科学上是没有依据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