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南方迎来今年最强劲高温 局地最高气温超40度
2013年08月06日 07:13:01来源: 北京晨报 崔静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预计今天,高温态势更为严峻,南方地区将迎来今年以来最强劲的高温天气。除江南地区外,江汉、江淮和黄淮南部一带也将跻身37℃以上的高温区域。

  此外,40℃以上的区域也将大幅增加,浙江中北部、安徽南部、福建中部、江西中部、湖南东部和北部、湖北东南部和重庆西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最高气温都有可能超过40℃。

  自7月以来中国江淮、江南等地持续遭受高温天气炙烤。截至昨天,中央气象台已连续十二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高温覆盖百万平方公里

  目前,高温连续剧仍在上演,而且剧情正酣。监测资料显示,昨天14时,陕西南部、四川东南部、重庆南部及黄淮中西部、江淮、江汉东部、江南等地均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高温覆盖面积约104万平方公里,接近前日(57万平方公里)的两倍,是8月3日(13万平方公里)的8倍;超过37℃的高温范围(37万)也明显增大。

  昨天15时,浙江奉化、余姚、慈溪;江西永新;四川古蔺等地气温均超过41℃。四川叙永更是直闯42℃!火辣的阳光直射大地,个中滋味已经远非一个热字所能形容。

  与南方地区高温逐日增强的趋势相比,新疆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今日,南疆地区和吐鲁番盆地将迎来7月底以来最“凉快”的一天,预计上述地区最高气温不会超过37℃,在势如猛虎的南方高温面前,好似小巫见大巫。

  四川甘肃将有暴雨

  另外,受西北地区南下的冷空气和副高外围偏南气流的共同影响,今天起至8日,四川盆地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及东北地区将出现明显降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还伴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其中,四川盆地、甘肃东部、陕西中南部及华北中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四川盆地西北部局地累计雨量可达200~300毫米。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今明两天,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累计雨量40~100毫米、局地150~200毫米;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灾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国办:做好高温防御应对工作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当前高温干旱防御应对工作。

  通知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做好当前高温干旱防御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影响和损失,保障受灾地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通知提出七点要求:一要高度重视当前高温干旱防御应对工作,二要全力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饮水安全,三要切实强化旱情监测和水源科学调度,四要全面加强技术指导和物资资金支持,五要切实提高抗旱减灾基础能力,六要进一步强化统一指挥和协调配合,七要防止旱涝急转,切实抓好防汛抗洪工作。

  通知同时要求,各有关地区将高温干旱防御应对工作落实情况于8月7日前报国家防总办公室。

  6月中旬以来13省区市遭旱灾

  记者5日从民政部获悉,6月中旬以来,贵州、湖南、湖北、重庆等13省区市遭受旱灾,已造成594.8万人饮水困难,403.4万人需生活救助。

  其中,据贵州省民政厅报告,截至5日9时,旱灾已造成遵义、毕节、贵阳、黔西南、铜仁等9市州82个县(区、市)1385.2万人受灾,224.7万人饮水困难,182.2万人需生活救助;饮水困难大牲畜118.1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1046千公顷,其中绝收190.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9.1亿元。

  据湖南省民政厅报告,截至5日9时,旱灾造成长沙、张家界、常德、益阳、岳阳等14市州120个县(区、市)957万人受灾,205.3万人饮水困难,141.2万人需生活救助;饮水困难大牲畜54.6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1048.8千公顷,其中绝收159.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

  此外,来自民政部的信息显示,此次旱灾还分别造成湖北306.4万人受灾、重庆199万人受灾、江西125.8万人受灾、浙江59.5万人受灾。

  专家答疑

  气温预报为何感觉“不靠谱”?

  天气预报36℃,实测温度45℃……近期高温席卷了半个中国,不少地区的居民质疑天气预报所报温度“偏低”,甚至做“烧烤”实验展现炎热程度。有关气象专家承认,气温预报确实低于城市居民体感温度,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是传统意义上的天气预报已经不能跟上城市扩张步伐和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未来亟待推出更精细化的预报。

  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龙利民告诉记者,预报气温与居民体感温度的差距是由于测温地点存在差别。以武汉市为例,天气监测以位于市郊的观象台气温为依据。观象台一般设在草坪上,距地面1.5米左右,周边通风,不受阳光直射,这样测出的温度可以排开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准确。

  “所以,气象部门目前每天预报的武汉市气温,实际上是东西湖慈惠农场所在区域的气温,要比市中心的温度低2℃。”龙利民说。

  除了观象台位置远离市区,居民体感温度高还在于城市“热岛”效应,各类热辐射使人体感觉更加闷热。

  湖北省气象局观测处处长杨志彪解释,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实际上是红外线热辐射的积累,而非实际气温。人体跟土壤、水泥等材料一样,接受的热辐射在身上积累,皮肤温度就会高过平时待在阴凉处的体温。

  龙利民说,现在城市中都是高楼大厦,而且有些大楼还采用玻璃墙,使热辐射更大,给人感觉的气温也越高。

标签:高温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福建多地气温超35℃ 晴热少雨持续北部或现旱情
  • 湖南局地高温或超40℃ 长沙局部停电为电网降温
  • 国办印发通知应对高温干旱 要求把居民饮水安全放首位
  • 热带风暴“飞燕”影响减弱 浙江高温逐渐回归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