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为了家里饲养的8头猪,打猪草也是他俩必须完成的任务
昨日,綦江古骑路,兄弟俩与父亲一起冒着40多度的高温清扫公路
重庆晨报讯 (记者 罗薛梅 实习生 王粲) 綦江县郭扶镇骑龙村的古(剑山)骑(龙)路,是才竣工不久的乡村公路,在16-20公里处,常常能看到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穿着同样衣服的瘦黑男孩子,拿着比自己还要高的竹扫帚,认真地清扫路面上的树叶和细小的石头。
讨厌周末
因为回到家必须做家务
这两个在别人眼中快乐、勤快的男孩子,大的是哥哥翁明阳,小的是弟弟翁明亮。
暑假一开始,哥俩就觉得噩梦来了。“平时读书时,他们都最不喜欢周末。”爸爸翁昌洪说,因为家里承包了十几亩地,大儿子和妻子都在外地打工,怕人工贵,所有事都是41岁的他独自一人扛。
“周末他们回来都要帮着我做事,土里头的,屋里头的都要做。”翁昌洪说,两个孩子在10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煮饭、洗衣、背苞谷、挖红薯……13岁的他们,现在已经能背一百多斤的东西。
今年,家门口的古骑路通了后,翁昌洪申请到扫路的活,“我负责16-20公里处,共4公里的地面清洁和两边沟渠的畅通。”因此,翁昌洪一个月能拿到1050元。
“路通了,我们进县城也更方便了,在家门口能照顾两个儿子,还能赚钱,干得好还有保险。”翁昌洪很珍惜这份工作。
自己一人干不了,他就让双胞胎儿子一起干。“早上5点多起床,吃完早饭,一般6点就开始扫,扫到11点回家做饭,中午休息一会儿,下午4点扫到6点。”
由于自己负责的16-20公里处距离家有好几公里,每天早上翁昌洪便用摩托车托着两个孩子奔向目的地。
聪明儿子
细化扫马路的工作程序
用细竹和木棍捆绑的扫帚比哥俩还要高,但经过一个月的锻炼,两个孩子用得非常熟练。
昨日,路边的汽车显示,地面温度已经达到了51度。为了尽早扫完地回家,父子三人分工合作。哥俩扫路面,父亲扫路边和沟渠的杂物。
上学期数学考了92分的弟弟翁明亮还细化了工作程序,“我和哥哥站在马路中间,各自把路面的垃圾往边上扫,这样要快些。”
“他(弟弟)要懒些,但法子也多,每次他都想扫内圈,后来我才发现,内圈扫的面积要少些。”翁昌洪虽然看似在批评小的,但从他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对学习成绩好一些的翁明亮的偏爱。
“他们上面还有个哥哥,现在已经18岁了,屋里头穷,小学都没有读完就出去打工了,又累又挣不到钱,现在这两个小的,一定要让他们读出来。”为此,翁昌洪还做了个决定,即使要拿出几千元,也要让两个儿子转学到綦龙小学,“以后可以考綦江的中学,肯定要读出来。”
为了这几千元和两个儿子平均一个月共500元的费用,翁昌洪直接给兄弟俩说,“要么就和我一起扫马路,不扫就莫读书。”
慈爱父亲
给孩子买来了营养快线
在父亲不容反驳的态度下,小哥俩不敢说一个不字。
而实际上在被问及“愿不愿意扫”时,小哥俩低着头小声说“不愿意,好晒人嘛。”然后望着路人腼腆笑笑。“一回到屋头,有一分钟时间就要看电视。”翁昌洪说。
“但还是算乖的了,衣服都是他们洗,饭也是他们煮,今年一千多斤高梁,也是他们在负责,还有五六千斤苞谷,喂的八头猪也是他们去打猪草、煮猪食。”翁昌洪指着院坝里晾晒的毛衣、外套说,“你看嘛,都是他们洗的。洗不干净我就喊他们多放点洗衣粉,再用刷子刷。”
但即使这样,哥俩的原本橙黄色的短袖已经变成了乌黄色,各种旧渍横七竖八地躺在衣服上。“本来是干净的,扫地之后就脏了。”翁明亮说完就扯起衣服擦脸上的汗水。
脚边,可以装1.5升水的饮料瓶,早已空了。“每天都要喝很多水,早上带的井水根本不够,他们就用这个瓶子到路边的乡亲家去灌。”
看着两个孩子被晒成黑棕色皮肤,脸上东一块汗渍、西一行泥水时,这位强势的父亲突然指着墙边,已经喝了两瓶的一箱饮料说,“还是累人,这箱饮料是我看他们背高梁累了,去镇上给他们买的,补充点营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