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狂扫奶粉之后,药品也正成为内地客在香港及其他海外地区大宗消费的目标。在旺角、尖沙咀、铜锣湾等内地客最爱光顾的香港购物旺地,很多药店半数销售额都来自内地客。记者昨天电话联系旺角一家药房,店方告诉记者,原来内地客多是青睐人参、鹿茸一类名贵中药材,但目前包括中成药、西药、保健品都成为抢购的目标,而且除了价位较高的贵重药品外,很多廉价的常用药品也受到内地客的追捧。他告诉记者,像不到百元的肠胃药、几十元一瓶的跌打药,以及明目、补充维生素的保健品也都是他们热衷的对象。
原版进口药吸引内地客
在北京居住的王先生经常会打听谁要去香港出差,希望帮他带一种名为“胃仙U”的日本原装药,他称自己吃这种药效果不错。“据说在全球都挺有名的,但好像国内很少能见到,所以一般都是托人到香港或日本买。”王先生告诉记者。
不过记者昨天从北京一些药店了解到,其实这种药早已进入中国市场,只不过大陆版商品名改为了“维仙优”,中文药名则为“复方维生素U”,而且包装也有所变化。“可能名字、包装一变就让人认不出了,即便认出来也觉得不那么正宗了!”一位药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种药销量并不怎么突出。但记者了解到,原版胃仙U一直是内地客在香港药店最常买的品种之一,有时还会断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无论香港市场的胃仙U还是内地销售的维仙优其实都是日本原厂生产,但仍常被患者人为地以“大陆版”和“原装版”加以区别。而记者昨天在“百度”中搜索时发现,咨询胃仙U和维仙优是不是一种药的更是大有人在。
对于同药不同名的现象,有医院药剂科人士告诉记者,国外药品进入中国必须经过审核,包括中文药名、包装都要符合一定标准,因此很多进口药到中国都要专门更换名称和包装。他表示,“香港市场上很多药品都是原装产品,所以当内地消费者在海外市场看到原版药时往往会觉得更正宗!”
不过,除此之外,像同仁堂的王牌名药安宫牛黄丸、同仁大活络丸等纯粹中国内地出产的名药往往也是内地客在香港抢购的热门产品。“他们熟悉或者常用这些药,但更相信香港的药品监管,往往会认为出口到香港的品质会更好,这也是他们愿意抢购的原因。”记者昨天在一些母婴论坛也看到,很多家长还列出了去香港“必采购”的儿童药品清单,比如香港产的保济丸、保婴丹等都位列其中。很多父母称这些药品不仅疗效好,而且更安全放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