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比武非常紧贴实战,就拿狙击军刀刀刃这个科目来说,如有两名敌人躲藏在窗后,正常射击需要两发子弹,但是如果射击窗子上的钢条,迸裂的子弹就可能“一箭双雕”,外军将这项技能叫“Double Kill”。这次比赛让我深深体会到,虽然国家的反恐训练器材达到了世界级水准,可是训练理念还相差很多。模式化、固定化的训练科目太多,不够紧贴反恐实战的需要。
走出挫折的阴影后,我开始琢磨新战法。通过这次比武,我意识到:一切训练都必须立足现实,不能一厢情愿地设置情况,要根据实战地域和背景进行。以往我们训练,都是练立姿射击,但在实战中常常会遇到另一种情况:在一间封闭的房子里,狙击手掏空一处砖墙作为狙击孔,砖孔是横向的,唯有侧转枪身才能从狭窄的缝隙中进行射击。枪体姿势变,据枪姿势变,弹道抛物线变,瞄准点也得变。我便结合几何学和力学原理,研究了新战法,并在实战中受益匪浅。
为了达到更好的状态,我加重了训练力度:为练臂力,据枪时,我在枪下吊两个装满水的水壶,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为练心理,我要求自己10分钟内把一小堆5种不同颜色的豆子分拣出来,每天累计练习的豆子有五六公斤;为练专注,我试着在一粒米上用针钻出3至4个完整的针眼,一口气能钻完数十粒米……
多亏了这一次次的训练,2011年,我再次入选第九届国际军警狙击手射击锦标赛参赛阵容。
再战布达佩斯
奋战到底一雪前耻
作为武警部队从108名选手中遴选出6名队员之一,我们将与来自美国、英国、以色列、乌克兰等16个国家的90名特战精英在布达佩斯同场竞技。有了上一次失败的经历,我对这次比赛机会更加珍惜:为了中国,也为了军人的那一口气!拼了!
当地时间5月29日上午,我们来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无暇欣赏异国风光,也不顾舟车劳顿,大家就直接来到了比赛场——匈牙利警察培训中心。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的到来,并没有引起波澜,骄傲自大的外军精英们,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他们相互搭讪,希望能搜集到对手的更多资料。
相比上次参赛的盲目,我们这次的准备很充分,搜集的资料有厚厚一大摞:比赛科目是由国际警察射击协会结合当年各国狙击战例和特殊狙击环境“量身定制”的。比如,刀刃射击,主要考验射击精度;水幕射击、移动目标射击,主要考察狙击手对雨中目标、挟人质快速转移目标进行射击的能力……
又一次来到靶场。这里占地40公顷,内设沙漠、草地、沼泽、丘陵等多种地貌的专业分靶场,每片分靶场长800米、宽500米,中间设置了各种障碍物和地堡。三年前,这些复杂的环境设置对于我如同一道天堑,而今,面对这些我已没有陌生感。
发令枪一响,比赛开始了。背着25公斤重的装备,跨水坑、绕泥沼、躲障碍……片刻工夫,不少国家的特战队员已累得气喘吁吁。而呼吸节奏混乱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一轮射击后检查靶点,平均脱靶率达30%。这第一道坎,已经让很多人的名次落在了后面。
练完沼泽科目,就是沙漠地形和丘陵地形科目。每个科目,外国队员练一遍,我们都会练3遍,身上的泥巴风干结成硬块,肘部磕破、腿部被划伤渗出血,每个人的迷彩服上都是片片斑驳。白天的训练结束后,夜间还有夜训。靶场漆黑一团,186米的距离,一道灯光扫过直径仅为2.5厘米的目标,如果不能及时击发,就会错失良机。
新增设的攀登射击比赛科目,要求选手们爬上10米高的墙体,对90米外每3秒钟闪现一次、直径仅6厘米的飞盘进行射击,难度极大。比赛时恰逢狂风大作,云梯摇摇欲坠,不少选手来不及射击就从云梯上掉下。我的心理素质比较好,枪响靶落,成为唯一三发全中的选手。
随后的“一弹两孔”射击比赛更加扣人心弦。面对50米外木墩上插着的匕首,我长吸一口气扣动扳机,子弹冲刀刃飞去,被刀刃从正中间劈开后,在靶纸上留下两个弹孔。当我知道拿下个人总冠军的时候,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中国特种兵终于没被外军看扁,也能在强军之林占据一席之地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