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江界河就在我心里装着呢!就算不用探测仪,我也能找到界碑的准确位置。”熊应春在边防一干就是18年,对边防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
与熊应春一样神奇的还有某边防团哨长王勇,他的“定位”水平让人叫绝。趟着齐腰深的洪水,走过“九曲十八弯”,王哨长一把将手中的红旗插在了水中:“这里就是边界线,再往前多走一步就越境,少走一步没到位!”
随行的机关参谋用定位仪仔细“丈量”——分毫不差。
在黑河军分区某边防团,记者看到,每组巡逻官兵都有一个手持北斗导航定位仪。战士李小文说:“有了高科技产品,哪怕洪水再大,也不会影响我们在边界巡逻。”
据介绍,为了准确定位边防线,省军区专门给各边防团下发了地图和北斗定位仪等,一些有条件的连队哨所还利用驻地资源,联合地方测绘、水利等部门勘测边防线,确保官兵守护好国境。
护堤、护碑、设置标志,倾心呵护边防设施
确保国土寸土不失
洪峰到来前,边防军人首先做的是保护界碑。
某边防团三连辖区,恰好是险情频发的特殊防洪区域,有两块界碑挺立在抗洪大堤上。团政委杜迎春晚上睡不着觉,担心官兵在抗洪固堤时不小心损坏界碑,带领官兵用沙袋将2块界碑围得严严实实。
黑龙江第三次洪峰到来前,某边防团八连连长张书辉带领官兵,对辖区内的6块界碑进行固基,用沙袋进行保护。“对边防军人来说,界碑比生命还重要!”张连长告诉记者,界碑是国界的标志物,必须时刻矗立在边防线上。为了防止界碑被洪水淹没找不到,或是抗洪运沙船快速行驶不小心撞坏界碑,官兵们每次巡逻,都要勘察界碑,设置标识物。
佳木斯军分区司令员魏智峰告诉记者,洪水来袭后,边防官兵一方面想尽办法保护大堤、保卫国土,另一方面在边境线上设置标识物、维护边防设施,确保国土寸土不失。
洪流来袭,某边防团部分边防铁丝网和网桩倒伏、10余公里巡边路被毁。官兵们不等暴雨停歇、洪水退却,就积极抢修。由于勘测精确、作业认真,边防铁丝网归位没有出现丝毫误差。
采访路上,有这样一幕情景让记者深受感动:一队队巡逻的边防军人,在洪水中艰难前行。为了手中的装备不被洪水侵蚀,他们全都将装备举过头顶,正如他们将国家利益高举过头顶一样……
在中国边境版图上,正是因为有无数这样的边防军人,才使得万里边关坚如磐石、万里长城坚实如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