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玉米淀粉加含有激素的西药如醋酸泼尼松等为原料,制成专治咳喘、关节炎的胶丸,经过包装就堂而皇之地摆上了药房的柜台。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从江苏省海安县公安局获悉,该县警方近日成功破获一起涉案金额1100余万元的特大生产、销售假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
今年4月28日,海安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戴某家中有大量复方咳喘胶丸和复方关节炎胶丸没有标注生产厂家、药品批号,有涉假嫌疑,执法人员查证后将戴某移交警方。
据戴某交代,一个叫“乔峰”的人,自2011年以来,先后销售给自己2万余元假药。经过3个月缜密侦查,7月12日,警方将“乔峰”抓获。
经审查,“乔峰”真名王某,河南省台前县人,在河南台前县、北京大兴区等地,将自行包装、非法生产的乔氏复方咳喘胶丸、乔氏复方关节炎胶丸等几种假药销往全国各地。
据警方介绍,王某反侦查意识很强,他从来不通过互联网销售药品,也不用手机短信发送广告、联系业务,而是大量印制宣传单,每次寄货的同时附上几十张、甚至上百张宣传单,由买家以发放宣传单或口耳相传的方式,发展业务对象。
此外,王某使用在互联网非法购买的他人身份证,办理了12张手机卡,6张银行卡,用于业务联系和收取药款。他将手机卡分为生活用卡和业务卡两种,并先后虚构乔峰、孙金龙、刘鲁伟等身份,在台前县、大兴区等地非法生产假药。
在王某暂住地,警方缴获用于生产假药的包装纸、广告宣传纸共计4.6万件,作案使用的银行卡6张,手机7部,手机卡14张。
在其今年4本销售账册上,共有5692条销售记录,详细记录了销售的时间、数量、购买对象等等,诸如康佳大药房、同仁药店、陆辛庄医院等名称的商家,在账本上频频出现。
“一些个体诊所、村卫生室、乡镇药店,由于监管不严,缺乏相应管理制度,往往昧着良心、贪图便宜、以假药牟取非法利益,少数医药部门也参与其中,非法采购假药。”办案民警介绍说,患者服用含有激素类的药物后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期服用会损害患者身体健康。
据民警介绍,王某生产的乔氏咳喘胶丸、关节炎胶丸等假药,大多流向农村、集镇等欠发达地区。一些患者安全用药意识薄弱,特别是患有风湿关节炎、咳喘、哮喘等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只要有一线希望,经济上能承受,就会购买服用。嫌疑人正是利用患者这一心理,不顾患者身体,不计危害结果,在玉米淀粉中大量添加神经类、激素类成分制作假药,并宣称有效率超过90%。
经查,自2009年以来,王某先后将假药销至河南、江苏、广东、天津、浙江等11个省市的商家,销售记录约3万次,涉案金额1100余万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