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9月2日电 (记者 伍晓阳 侯文坤) “地震时,房子摇晃得厉害,我们马上往外跑。后来发现房子开裂了,还好人没事。”48岁的藏族农民初成对记者说。
初成家住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幸福村形朵村民小组。这个村是最近滇川交界5.1级和5.9级地震的重灾区,全组42户民房严重受损,所幸村民无一伤亡。
8月28日和31日,滇川交界先后发生5.1级和5.9级地震,共造成3人死亡38人受伤,伤亡多为山上滚落的石头砸中所致。与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县5.7级和5.6级地震造成81人死亡、1021人受伤相比,此次滇川交界地震伤亡人员明显较少。
“这次地震灾区是藏族聚居区。藏族传统民居‘土掌房’在地震中倒塌比较少,为保护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抗震处处长张明说。
初成家有两栋“土掌房”,其中一栋正在建设,即将竣工。记者走进这栋三层高的新房子,发现房屋墙体由泥土夯成,厚达一米左右,从下往上厚度变薄;房屋内部是木材架构,有直径四五十厘米的圆木作柱子,又宽又厚的板材作梁,整体结构几无损伤。
张明分析,藏族“土掌房”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房屋结构以木结构为主,通过榫口相互连结,构成一个牢固整体;二是房屋外墙由粘性泥土夯成,墙体较厚。这两个特征决定了“土掌房”的抗震性能较好,在中强级地震中通常不会整体垮塌。
据了解,“土掌房”的特征,是藏族先人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就地取材建设房屋形成的风格特色,千百年来代代沿袭。而且“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效果也好。
不过,记者在迪庆州灾区采访发现,虽然房屋倒塌数量较少,但墙体开裂受损的房屋很多。例如,在德钦县奔子栏镇奔子栏村争古组,22户房屋没有一栋倒塌,但全部开裂受损。
迪庆州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布的消息说,截至9月2日8时,这两次地震共造成迪庆州11万余人受灾,民房倒塌有596户,而民房开裂受损高达14359户。
“民房倒塌少、受损多,主要是因为‘土掌房’的木结构是柔性材料,而土墙是脆性材料。木结构在地震中摇晃后可以复位,而土墙容易开裂。”张明说,“土掌房”的墙体一旦开裂受损,就有安全隐患,而且无法修复,受灾群众不宜住在其中。
目前,云南省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迪庆州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规划,民房恢复重建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迪庆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施春明表示:“民房恢复重建将充分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保留传统建筑风格,体现民族和地域特色。”
张明表示,“土掌房”的建筑特色将在灾后民房重建中得到保留。此外,建筑专家正在研究寻找合适的材料替代墙体用的泥土,进一步提高“土掌房”的抗震性能。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