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财经 正文
“用工荒”侵扰中国 机器人将成“新生代工人”?
2013年09月04日 17:10:45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沈阳9月4日电 (记者 王炳坤 初杭) 云计算和传感技术应用前景如何?3D打印离我们还有多远?大数据处理将带来怎样的机遇……本月11日即将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将对全球智能科技群起的势头展开讨论。随着“用工荒”侵扰中国,智能科技能否填补人口红利锐减的缺位,备受人们关注。

   机器人将成“新生代工人”?

  一边是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缺人,一边是机器人对人工的替代。作为世界最大的代加工厂,富士康掌门人郭台铭早在2011年就公开宣布,公司将以日产千台的速度,5年内引入上百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

  “现在两年快过去了,这一计划虽未达到预期规模,但是未来更多地利用自动化替代人工,确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应对‘用工荒’的方向。”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徐方说。

  富士康的计划并非异想天开。过去10年间,富士康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得以快速长大。然而随着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以及工人长时间从事重复、简单劳动而使健康、心理问题频发,原有模式难以为继。用机器人来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成为越来越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的新选择。

  在中国已有的工业体系中,机器人代替人工的领域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在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等恶劣环境下,一类是水下、爬壁、高负载等人类无法实现的作业。如今,用工形势的变化拓宽了机器人的应用空间。

  “一方面,廉价劳动力正在大面积减少,人力成本不断攀升;另一方面,打工人员的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辽宁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木西说,出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劳动者有一定文化基础,追求生活品质,他们属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专一型,工作条件稍不如意或心情不好,就可能立马换工作。这样的“懒人”越来越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就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目前,工业机器人在中国主要应用于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机械加工,模具生产等行业,参与的制造过程包括焊接、装配、搬运、打磨、抛光、注塑等。尽管产业规模还不足百亿元,但是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到2015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年供应量将超过20000台,保有量超13万台。徐方说,随着中国制造业在“用工荒”和利润摊薄的重压之下谋求转型升级,未来10年工业机器人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物联网将扮演服务业“主角”?

  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道路信号会根据排队车辆的多少,自动调节红绿灯的长短……在沈阳国际软件园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工程师可为向记者描绘了一幕幕神奇图景。随着物联网时代到来,这些魔幻将变成现实。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如果说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之间的传递,物联网则做到了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智能连接。

  可为介绍,未来物联网将更多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办公、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他操控着手机屏幕向记者演示,出门在外,用手机就能控制家中每一盏灯的亮灭,电视机、洗衣机和门窗的开关;回家前,室内的空气系统将调出最适宜的温度和适度。“可以预见的是,有了物联网和智能科技的加盟,未来人们不受家务活之累,生活也能更加舒适。”可为说。

  最近几年,物联网在中国已从理论进入实用阶段。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成东说,物联网发展可选取资源、安全、新媒体和社会服务等行业作为切入点,面对中国步入老龄社会的实际需要,通过物联网技术开发出更多智能型家居为居家养老服务,也是一大应用方向。“在当前中国出口不畅,消费不旺的困难下,物联网产业完全可以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吴成东说。

   需破解技术,更需转变观念

  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科技,要想更大程度上代替人工,还需要一个过程。长期关注富士康公司的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谢刚说,比如工业机器人,其每台平均成本30万元,大量使用存在一次性投入大的问题。另外,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机器人还难以胜任很多工作,而且由工业机器人组成的生产线调整周期长,难以适应新产品瞬息万变的需要。

  更大的难题还是在技术层面。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研究中心姚国良博士表示,物联网作为新兴科技产业,目前仍还有很多技术需要研发,其应用模式也需要开发。科研机构和相关主体面临较重的研发费用和商业风险,仍需政府的补贴和推进。

  智能科技广泛应用的另一个瓶颈,是传统观念的束缚。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曾引起一些人担忧:机器人会不会取代打工者?人们就业会不会受到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智能科技只会辅助人类、服务人类,而非替代人类。”许方研究员说,比如富士康公司,把工人从生产线上替换下来后,这部分员工进行再培训,使他们重获操作、维护,甚至研发、制造机器人的机会,他们的劳动强度会降低,而工作层次则会大大提高。

  人力资源专家曹晶荔说,用智能科技将人类从繁重、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为了让人有更多闲暇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的文明和修养,并在此基础上去做更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最大限度激发自身潜能,这才是人类发展之道。

标签:责任编辑: 施菲菲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