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长三角 正文
南京现斧头状大楼 最窄处仅有几厘米(图)
2013年10月08日 07:33:58来源: 扬子晚报

南京斧头状大楼最窄处仅几厘米(图)

上图:形似斧头的银城广场A座大楼。

前不久北京一网友曝出一栋建了十几年的“卡片楼”,前天江苏昆山又被曝出“金字塔”楼,引起众多网友围观。昨天上午,记者接到市民报料称,在南京河西江东北路上,也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大楼,远看像是卡片,但走近一看,却非常像一把斧头。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栋楼是银城广场A座,地面共高19层,整栋楼体的造型自南朝北由薄到厚,呈弧形的斧头状,市民称之为“斧式楼”。扬子晚报记者梅建明

记者探访

霸气“斧式楼” 最窄处仅几厘米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江东中路银城广场,发现广场正中建有一个市民广场,上面绿草如茵,南北侧各有一栋高矮不一的楼,B座楼居南,显得有些矮小,A座楼居北,高大别致。记者面北而立,记者面前的大楼立面不是一堵墙,而是“一条线”,即由大楼前后两面幕墙绕过来,收缩成一条线。而这条线是两侧蓝色幕墙玻璃绞合在一起形成的,“合龙处”宽不过两三厘米,整体来看,如同开过刃的利剑,从空中直劈下来。而观其两侧,墙壁由薄到厚,延伸至北侧宽约几十米,中间呈弧形,整体形状若斧头。

“它实际是不规则的三角形,东西向是一条直线相连,而连接的南北两条线是弧形的,北侧犹如斧刃,呈开刃之势逐渐变厚,到中上部基本厚度不变,只在外形上有弧度的变化。”刘先生告诉记者,他观察这栋楼很久了,也进去探访过,但未能进到“斧刃”里去,不知里面究竟是何模样。

记者以租购房的名义,在物业登记后进入了大楼里。楼内房间显得比较规整,看不出外面大弧度的拐弯或者拐角来。而在18楼的薄薄的“斧刃”处,记者发现是一个用作会议室的三角形空间,摆了一盆绿色植物。一名物管人员告诉记者,地上每层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因此从单个的办公间来看,四四方方的,是看不到弧度的,这主要是在外墙做了特殊处理。“有人说过像是斧头,也有人说像一把剑,不过,很多人说它建得还是比较霸气的。

设计方说

该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 改变朝向顺应自然

记者找到了当初设计这栋楼的南京城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该公司一名张姓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取一整块地建房,主要是因为前期的规划规定必须让出一定面积的绿地建市民广场。“如此规划,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同时又保证了市民广场的空地面积。现在楼建好了,天天晚上有市民在广场跳舞,旁边大楼及广场的灯光映衬,非常漂亮。”这名负责人说。

“这是一个弧面造型,这种造型会对楼体的朝向呈现一种视角上的变化。”这名张姓负责人告诉记者,楼体原本是东西朝向,弧面设计将其改为东南朝向,而且南京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如此一来,更利于大楼的采光和通风,顺应自然,回归本真。“我们的这栋楼获得了国家绿色认证,土地利用率高,也达到了国家节能要求标准,并已成为河西的小地标性建筑。”他说,银城广场建筑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主楼地下2层,地上19层,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地下1-2层主要为车库及食堂、设备用房,能保证地面不停一辆车。

专家说

新奇的视觉体验 丰富了城市建筑风景

根据记者的观察,该大楼一侧呈三角形的尖角状,楼层利用确实不太经济。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南京一家建筑设计单位的工程师的认同,她称,这种设计利用了土地,但较窄的空间,如果后期装修处理不到位,可能形成浪费,确实会不经济。对于有市民看着像“卡片楼”,或者像是“斧式楼”,这都是设计的造型,配合大范围的空间,给人造成的一种视觉错觉。比如,从这栋楼的薄的一侧看去,较远像卡片,因为厚度淹没在背后的空间里,大楼仿佛没有厚度。而近看,视觉感加强后,因其造型由薄变厚,又变成斧式了。

“无论对于何种建筑设计,一般通过规划审批,符合建筑学原理,都不会有质量问题。”她告诉记者,有些建筑突破了传统视觉习惯后,并非千楼一面,就会带来新奇的视觉体验,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的建筑风景,应该是值得鼓励的。

(原标题:河西一大楼看上去像“斧头”)

标签:平方米|建筑设计|建筑面积|三角形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