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还隔几道“玻璃门”?
2013年10月17日 21:43:53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电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已有5年多时间,但随着全社会信息需求的快速增加,特别是伴随着新媒体崛起步入“微政时代”后,与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望和要求相比,政府信息迈向真正的公开透明,仍隔着几道“玻璃门”。
面对公众关切,依然存在“捂”“删”“堵”
尽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推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些部门和地方还是存在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的问题,出台重大政策措施时缺乏深入解读,在遇到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时,习惯于“捂”“删”“堵”,或是不时曝出“雷人雷语”。
近年来屡屡发生的食品药品质量、公共安全事件等,涉及千家万户,公众密切关注,渴望及时了解真相。但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门,或是避而不谈,或是冷淡回应,或是语焉不详,不能及时有效地发布信息。
如,今年3月29日和4月1日,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的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八宝煤矿连续发生两起瓦斯事故,共造成42人死亡,16人受伤,11人失踪。事发近2个月未公布处理结果。据调查,矿难背后还存在瞒报的情况。
类似这样的事情,往往导致公众不满、质疑,给政府公信力造成很大伤害。
此外,涉及重大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收取费用等问题,一些政府部门甚至不披露相关信息,也很少在政策发布之前征求民意并公开制定过程。
标签:玻璃门|政府信息|信息公开责任编辑: 陈铖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