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长三角 正文
浙江上海等多个省市建立新闻道德委员会
2013年10月22日 07:29:08来源: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张贺)记者21日从中国记协获悉:截至今年5月,河北、上海、浙江、山东、湖北等地,作为首批试点省市,已率先建立起省一级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对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进行查处,对典型案例进行评议,推动新闻行风建设,形成行业自律的长效机制。

据介绍,各试点省市组建的新闻道德委员会,除少部分委员来自新闻宣传部门、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外,还聘请质检、食品、农业、环保、教育、公安、金融、法律等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委员。

有偿新闻、新闻敲诈、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这些新闻界存在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试点省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根据线索举报,积极开展调查,目前已联合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例。

加强新闻行业自律,不仅仅要堵,也要疏。不仅治理和惩戒,更要教育和引导。召开典型案例评议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形式。

今年6月4日,有网友发布了一段视频,称“一对中年夫妇当众殴打一位七旬老人,交警和清洁工以及过路行人都没有上前劝阻”。视频被当地一家新闻网站转载后,又被当地电视台和平面媒体报道,引发市民热议。后经公安部门查实,媒体所报道的情况与事实不符。

8月23日,山东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和当地6家新闻媒体负责人就上述事件召开首次评议会。委员们围绕“传统媒体如何对待网络信源”等展开评议。大家一致认为,对待网络信源,传统媒体必须多方核实,完整准确地还原事件真相,切实发挥好把关职责。传统媒体应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正确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不能被网友情绪所左右,擅自夸大或强化不当内容,误导受众。山东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将评议会内容及评议意见以专报形式发放到全省新闻媒体,以教育警示全省新闻采编人员。

发挥正面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也是新闻道德委员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一种形式。河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7月下旬起在全省新闻战线启动了“德业双优”新闻工作者评选活动,为全省新闻工作者学习模范、争做模范树立标杆。湖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巡回报告会”,邀请省直新闻单位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在全省范围内作报告。

各试点省市新闻道德委员会在实际工作中,注意结合实际,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思路、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新闻道德委员会的工作。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立足于媒体格局和生态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道德委员会的工作要彰显时代特征、行业特色、上海特点。他们在重点查处新闻界“四大公害”的同时,强调把新闻暴力、恶化新闻、剽窃新闻、侵权新闻等列为评议处理范围。湖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每季度都会发放一次《湖北省新闻界职业道德建设监督反馈表》,每半年召开一次座谈会,同时建立了新闻监督员QQ群,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研究解决问题。

中国记协有关负责同志说,加强新闻道德建设,是新闻媒体坚持正确导向、提升新闻品质的内在要求,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的关键举措,也是增强媒体公信力、树立新闻工作者良好形象的重要内容。

不断赢得人民的信任

本报评论员

有偿新闻、新闻敲诈、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近年来,新闻领域存在的这些不良现象,凸显了部分媒体和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失。这些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不仅严重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队伍的形象,而且损害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危害社会稳定,损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必须坚决从严治理。

新闻职业道德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从事新闻工作的立业之本。新闻界有句行话:“先做人,再作文。”只有具备崇高道德追求和严格道德自律的新闻工作者才能写出准确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才能赢得读者和群众的信任。反之,忽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放松新闻职业要求,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违纪违法现象。

这些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出现,既有部分新闻工作者能力素养不足的原因,也有相关媒体和主管部门监管不力、把关不严的原因。因此,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从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两方面着手。

河北、上海等试点省市率先建立省一级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对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进行查处。这是一个有利于完善新闻媒体责任监督制度,有利于新闻媒体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创新之举。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新闻媒体的采编行为,包括采访是否规范、报道是否准确、引述是否全面、格调是否高雅等,代表社会公众的新闻道德委员会显然比新闻媒体自身更为客观,更有发言权。把新闻媒体的采编行为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赋予社会公众监督新闻媒体的权利,就是为了增强发现和查处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力度。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队伍建设,既要有自律,也要有他律。在行使批评与监督职责的同时,新闻媒体自身也必须接受批评与监督。只有外部监督的压力始终存在,才能促使新闻媒体及从业者兢兢业业、严肃认真地对待新闻采编工作,使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落实到每一次采访、每一篇稿件之中。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谁能赢得读者与群众的信赖,谁就能抢占信息传播的高地。人民的信任才是新闻媒体健康发展、永葆生机的强大动力。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70多年前,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记者》一文中写道:“假如问,中国今天需要什么样的记者?我们可以说,需要说真话,有气节,有认识的记者。”70多年过去了,新闻工作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做说真话、有气节、有认识的记者,依然是新闻工作者崇高的职业追求。可以相信,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定会以清新高尚的道德风貌写出更多的精品力作,不断赢得人民的信任。

(原标题:多地新闻道德委员会推动行风建设)

标签:委员会|职业道德|新闻媒体|新闻工作|工作者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