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社会扫描 正文
六旬老人数年独自将毛坯路修成石子路 耗尽积蓄
2013年10月30日 08:14:59来源: 重庆晨报

六旬老人数年独自将毛坯路修成石子路 耗尽积蓄

李世学

如今,板桥镇欧家坝村62岁的李世学仍走在护路的路上

修好路至今,62岁的李世学转而维护自己修的公路。

一个人孤独而又坚韧地修路5年,除了出现在火遍全国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我们身边有这种“许三多”吗?

昨日清晨,细雨蒙蒙。板桥镇欧家坝村62岁的李世学,如往常般早早起床。他并非下自家田地劳作,而是扛着扫帚维护门前1公里长的路。

对于至今仍未结婚的他来说,这条从堰塘坎通向铜梁县西河镇的路就是他的孩子。因为那是他从2006年以来,一手一脚开荒修出来的。

他的初衷

村里小伙娶媳妇不再愁

李世学所在的堰塘坎村民小组交通极为闭塞,距周边场镇都有好几小时的路程,更不要说永川城区了。

由于交通不便,几十年来村里人生活普遍不富裕,李世学家也不例外。加上父母去世早,直到2006年,李世学也没有结婚成家。

“要致富,先修路。村里人有钱了,外来姑娘才愿意嫁进来,我不想有人重复我的不幸。”打定“村里小伙娶媳妇再也不用发愁”的想法,2006年,李世学动员村民修公路,结果应者寥寥。

此时,似乎前方已经无路可走。直到李世学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自己筹钱,独自修路。

他的付出

没地可种 身子还落下病

李世学要独自修路的消息一传出,村里人普遍不看好,甚至有人嘲笑他:一个老头子,自己生活都成问题,还奢望修路?

当时,村民小组的对外通道是一条50厘米宽的山间泥路,崎岖不平,天晴时才勉强能过摩托车。山路一边为2米高的深沟,一边为村民的田土,要原路扩修难度太大。李世学决定另选路线。

问题随之而来,修路要占地,路在何方?李世学决定拿自己的良田与路线上村民的田对换,让公路从自家土地上修过。仅仅1公里长的路,就耗费了李世学所有的田,甚至将他兄弟的田占去不少。而靠种地谋生的李世学只得四处寻找荒废的地,最远的到了西河镇,要步行半个多小时。

扩路基、挖路沿、平路面……地的问题解决后,李世学开始每天风雨无阻地修路。2007年大年初一,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李世学依然天不见亮就起床,扛起修路工具去上班。

“打水泥墩填路,容易受伤,现在都还有疤。”他说,修路期间用坏了多少扫帚、铁锹,穿坏了多少双鞋,连自己都记不清了,只剩下满身的伤疤。

他的狠心

过年肉和存款都换了石子

1年后,一条1公里长的毛坯路终于修好了。但认可并没有随之而来,不少村民埋怨泥路过于湿滑,不方便。李世学解释,要铺路就得买石料,钱却没有来路。

李世学不富裕,家里最值钱的是2头小猪和1台不足30吋的电视,而电视还是几年前镇政府慰问送的。尽管如此,2008年,李世学仍将过年猪的瘦肉卖掉,换钱买石子。之后又狠心拿出所有的存款6000元,继续买石子。耗时5年,前后投入2万余元后,2011年,一条1公里长、3米宽的泥结石路修好了。

路修好了,李世学并没有闲着,每天仍早出晚归,辛勤地养猪换钱护路、补路。

他的愿望

自己死后侄子从简善后

“这条路比原来那条近三分之二,路也不错。”司机陈余芳常在板桥、西河两地往来,她以前看到西河就在对面,却只能开车绕过去。现在好了,直接开车过去,省了一大半。

路修通,村民出行方便了,对李世学的嘲笑、不理解,变为了尊敬和拥护。

3年前,村民点名要求李世学担任小组组长,并获全票通过。李世学文化程度不高,部分记录工作很困难。老会计张万忠主动提出当李世学的“秘书”,帮助处理文字记录。这也成了该镇唯一的配有“秘书”的村民小组长。

“人耿直,不耍花样,他当组长我们放心!”村民刘期华是李世学的忠实拥护者之一。常来欧家坝村的铜梁村民易太琼也说,不仅欧家坝村,就连他们大龙村的许多人也都知道李世学的事迹,每次遇到,总会停下来聊聊。

采访最后,李世学说,这些年他只有一个愿望:让村民走好路,过好日子。虽然自己一直没有结婚成家,但现在政策好,再过几年,就可以去敬老院安度晚年了。如果有一天自己去了,就叫侄子从简安排自己的后事。一路走来,他无怨无悔。

文·图/重庆晨报永川读本记者 邓鑫

标签:村里人|随之而来|娶媳妇|一手一脚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