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题:用改革撬动“活力杠杆”——聚焦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之一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日新月异,亮点不断。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出台改革新策,企业在中国登记注册将实现资本零门槛。在关注中国的海外人士眼中,这是中国新政府简政放权务实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有望成为撬动社会投资活力的杠杆。
“中国经济改革不能总是停留在‘将要’、‘必须’等口号阶段,而要落到实处,用细节说话,”《纽约时报》网民的这一评论在中国事务的国际观察家中具有代表性。
“这是在正确方向上迈出的一步,”谈到最新的公司登记制度改革,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研究员陆瑞安告诉新华社记者。在海外专家看来,中国政府决心拆除开设公司的资本门槛,促进小微企业成长,目的在于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推动新兴生产力发展。他们认为,此次出台的政策因其明晰务实,对于启动社会投资,有望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社会投资活力何处来?归根到底在民间,在于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打造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的企业。经济学者认为,企业是现代经济的细胞,经济肌体的健康离不开新鲜细胞的不断生长。为企业提供宽松的、有营养的生长环境,政府责无旁贷。
《纽约时报》关注到李克强总理曾强调,市场才是社会财富和经济自我持续发展的源泉。而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先从公司登记注册入手,相当于抓住了企业价值创造杠杆的一端。
国际观察家认为,这种务实的改革能够改善中国的营商环境。据世界银行29日发布的最新年度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第96位,不及与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近的泰国(第18位)和土耳其(第69位),说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陆瑞安认为:“设立企业难是中国营商环境的一大挑战。”
不过,世界银行同时看到,中国近年来成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营商规管改革的领先者。国务院的最新政策,将使未来的中国营商环境显著改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