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改革的坚定决心(望海楼)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后,引发国际舆论热议。世界主要通讯社均在第一时间播发了有关消息,主要媒体均在重要位置进行报道评论,可谓反响热烈。
此前,国际舆论对三中全会及其公报密切关注,总体评价比较正面,但也有部分媒体认为公报“措辞含糊”、“不够具体”,改革“措施谨慎”、“不及预期”,进而揣测中国是否会采取实质性的改革措施。甚至有个别媒体对公报内容断章取义,或对某些字句过度解读,或对某项改革“盲人摸象”。
三中全会研究了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公报择其要者,用5000字的篇幅阐述了改革的重点领域、方向、目标、思路和原则。全会本身更多地是对中国新一轮改革进行纲领性部署,突出方向性、指导性和战略性,对于具体改革措施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些国际舆论尚未看到《决定》之时,就迫不及待地给中国的改革下定论,显然有些偏颇和操之过急了。
果不其然,2万字的《决定》提出了涵盖15个领域、多达60项的改革任务,很多都是中国改革进程中“难啃的硬骨头”,具有“急”、“难”、“险”、“重”的特性。此时,不少外媒开始对中国的改革刮目相看,认为此次改革举措“超出预期”。世界从中看到中国的新一轮改革“规模空前、广度惊人”,“决心巨大、步伐勇敢”。很多外媒都用“雄心勃勃”一词来形容中国宣布的改革议程,认为改革若落实,将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来,中国这一轮改革不是“雷声大,雨点小”,而是“雷声大,雨点也大”。
中国百姓关心三中全会,是因为全会描绘的改革蓝图牵涉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切身利益,改革涉及从出生、上学、就业到养老,伴随着一生的每一个阶段。国际舆论关注三中全会,是因为中国改革的成败不仅关系着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影响整个世界,用一家外媒的话说:“世界经济很大程度上倚重于中国这个大国的发展步伐,而任何大的改变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已成为“命运共同体”,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来形容许多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点儿也不过分。像其他许多大国一样,中国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中国用35年的改革开放之路证明,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要靠深化改革。中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雄心,有致力和平发展的壮志。中国有担当,愿意通过自身发展惠及周边和国际,同时也需要周边和国际配合。
中国的改革正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中国深化改革的决心打消了世界的疑虑,同时外界也要对中国的改革有耐心。下一个35年,今日中国的雄心将带给世界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华益文。作者为国际问题专家)
- 坚持做好“三个进一步解放”——三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 刘云山在山东调研:推进改革就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
- 明确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论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 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公平”改革的六大亮点
- 三中全会民生改革十大看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