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 编辑:吕术艳
大家都知道,想住老北京胡同,通常要付出比住楼房还高的代价,一般房租从3000块起跳(别忘了不包括中介费),不一定有独立卫生间,有也不一定能上大号,而房子采光是否良好、有没有厨房、需不需花很多钱做装修,都只能凭运气。刚来北京一年的我,想搬出当时在大杂院里老鼠笼般大的独室,却找不到我能负担得起的更好的地方。
还在纽约的时候,我曾租下整个两室一厅的公寓,分别将两室都租出去,自己在客厅用窗帘围出一个睡觉的空间,如此才能在想住的布鲁克林闹区边儿上,付每个月不到300块美金的房租住了两年。可能是习惯了这种简易帐篷式的住法,所以当在北京面临无家可归,一位好心肠的朋友指着他家楼顶的天台,开玩笑说:“不如你在上面搭个蒙古包住呗!”的时候,这个玩笑听起来反而像一个最棒的办法。
还好最后,终于找到一家在呼和浩特的厂家,建材全为木头,有人工或羊毛布料的选择,并用传统捆绑的方式建造。于是我就订了一个最小的3米5直径的蒙古包,才4千块,在电话上,我问老板:能不能外边图案给我一匹骏马(网站上都有)?老板说:不行,你蒙古包太小,做不了马的。真可惜,不然就太完美了。 蒙古包下单后,我们便开始忙着在房顶上建平台,把原本是房东用来种菜的花圃盖上。这个一直缺乏照料的花圃,已经变成来自四面八方的野猫前来大小便的地方。
日后我才发现,尽管我把花圃封住,这里仍然属于野猫的地盘,到了夜晚它们照常会来发春交配拉屎撒尿,我在蒙古包里睡觉,这些动静就像在我耳边发生,听得一清二楚。
所有蒙古包的组件都到齐了。厂家从呼和浩特派的一名工人坐火车也早就到了。
虽然蒙古包大小可以随意定制,我的蒙古包则是定制范围内最小的尺寸,再小的蒙古包就不坚固了。搭建蒙古包不用任何工具,只要将所有东西都卡住或绑在一起就可以了。首先,将两张伸缩的木头网状结构拉开,围成两个半圆合在一起,分别将其一端互相绑好固定,再将另一端和门绑在一起固定,形成一个圆形的室内空间。随后再将蒙古包的屋顶用很多条木头杆共同支撑起来,蒙古包的骨架就完成了。
接着,套上内层的薄布(它们只有金色的),再来就是最有挑战性的步奏:工人跃上蒙古包的屋顶,用吃奶的力气将十分厚重的蒙古包外皮整个拽上去,人从外皮中间给屋顶镂空的圆形缺口中钻出来,然后慢慢一点一点地放下外皮,我正好在下面接应,好像给蒙古包穿衣服一样,将厚实的外皮从四周围拉下盖到地面。
安装完没过几天,北京就刮了一场暴风雪。原本要回大杂院收拾东西准备搬家的我,被风雪困在朋友家过夜。躺在客厅里位于蒙古包正下方的沙发上,我听着大风不停呼呼地吹,屋顶上不断传来有东西飘起又哐啷落下的声音,我整晚没睡,心想完了完了,明早不知道要去谁家屋顶上找我的蒙古包的残骸。等到天亮,我提心吊胆地走上楼,不太敢看前面的景象,一看却吓了一跳,蒙古包竟然还在那儿,丝毫没有移动,只是顶上罩了一层雪,蒙古包里检查了一遍也没有漏水,顿时我就觉得特别感动。
往后住蒙古包一年的日子,除了外面发生什么事我都听得很清楚之外,感觉和普通的房间差不多,可能还更温馨一点。而我最常被问的一个问题就是,睡蒙古包里不会冷吗?几千年来游牧民族赖以为生的居住工具应该没有冻死过人吧?!不过,从上面这张在大冬天拍摄的照片中可以证明,开着一个电暖炉,就足以让一个身穿背心盖着半截被子的人酣然入梦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