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核心提示:病人和医生的共同敌人是疾病。但今年来,全国多地发生的伤医事件却给医患关系蒙上了阴影。越演越烈的医患纠纷,不仅伤害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而且冲击医疗秩序,社会负面影响严重。如何应对这一社会问题,已成为医患双方、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的一大课题。
10月25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患事件引发公众震动:该院3名医生在门诊为病人看病时,被病人连恩青捅伤,其中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不幸去世。日前,台州市检察机关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连恩青提起公诉。
血淋淋的事实,如同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让医患双方“人人自危”。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缘何频频受伤,医患纠纷的症结在哪里?日前,记者走访省内多家医院,倾听医生和专家们的心声。
痛心:暴力伤医屡上演
11月6日,浙医二院的一名女医生被打;11月7日,浙医一院放射科的一名医生被打耳光。两天内,杭城两大知名医院的医生接连受伤。此时,离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悲剧发生不到半个月,公众敏感的神经再次被触动。
浙医二院女医生被打事件发生在11月6日上午。当时,某银行职工郑宏音挂了浙医二院妇科的普通门诊,觉得看病的张医生资历浅,有点不乐意。在护士的安排下,她又去了别的诊室看病。之后的事情,完全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料。看完病的郑宏音又回到起初的诊室,抱怨张医生态度不好,大声表示要投诉。隔壁的严医生听到后,从自己的诊室走出来劝阻,希望郑宏音不要影响他人看病。
目击者回忆说,当时严医生在诊室内,郑宏音在诊室外,两人说了没几句,郑宏音突然出手,一把拉住严医生头发,并撕扯耳朵。一旁的医生和护士急忙上前阻止。当天下午,严医生的验伤结果出来:左侧外耳道撕裂伤,耳廓、耳后软组织损伤。
一时冲动换来恶果。郑宏音被警方行政拘留5天,随后又被单位行政撤职、党内警告处分。
事发后,浙医二院妇科副主任医生王良在微博上发出这样的感叹:“夜深,无法入眠!每每看到挂号大厅里起早摸黑排队挂号的病人,总是无比心酸,感慨病人的不容易,希望能善待每位病人!但病人何尝体谅我们医生的不易,何尝善待、尊重医生?从何时起,我们的医患关系变成如此敌对?”
一番肺腑之言,道出一个无奈的现实:有少数病人认为,有的医生看病的动机并不只是治病救人,还从开药中收取“回扣”,开得越多收入越高。医生则认为,医务工作者中虽然有无良医生,但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医生仍秉承治病救人的理念。
数字让人触目惊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各地媒体报道,造成恶劣影响的伤医事件有20起。其中,有女医生出诊被病患丈夫砍死,有护士长被产妇家属打成重伤,还有儿科医生被患儿家长打成脑震荡……人们不禁要问:暴力伤医何时能了,医患关系就无法改善了吗?
无奈:沟通不畅惹祸害
据某媒体近日公布的最新国内医师执业状况调查,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这其中,与医患关系紧张不无关联。
前段时间,记者走访了多家医院的医生和有关专家,请他们谈谈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
省中医院泌尿科副主任医师姚克勤从事医务工作多年。他说,病人的诉求越来越高,这是好事,但他们没有真正了解医学和医务人员。对某些疾病,医务人员虽然根据科学方法治疗,但由于医学对该疾病的认识有局限性,不一定能完全治愈。不过,有些病人存在一种到大医院就必须治好病的心态,否则便心生不满。
“现在,社会上甚至流传一句病人的口头禅,‘你不好好看,小心我捅你。’”说到这话时,姚克勤露出苦涩的表情。在门诊时,他常碰到一些哭笑不得的事:有位病人不告诉他自己有什么症状,只说自己不舒服,让他诊断病情,理由竟然是考验他的医学水平。“要是病人经常这样‘考’医生,医患关系还能好吗?”
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张翊认为,老百姓对医学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比如现在,我省县级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就是说,药品到医院的进价多少,医院配给病人就是多少价格,这是医改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是让老百姓得实惠的好事情,但很多人并不知道。”
一些医生认为,的确有个别医务人员缺乏服务意识,语言生硬,不能客观地分析、解释病人的病情,不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容易引发病人对医疗过程及结果的不认同,成为医疗纠纷的诱因。
不少医务人员反映,个别媒体的舆论误导也是诱发医患纠纷的原因之一。有的病人向媒体投诉。个别媒体为寻求“卖点”,不加调查就进行报道,加大了医院处理医患纠纷的难度。
有关专家表示,产生医患纠纷的原因复杂,既有医务人员的原因,也有病人的原因,还有社会及体制上的原因。就病人而言,他们往往对医生的期望值过高,更有极少数病人动辄以大额赔偿要挟,自认为“小闹小得,大闹大得”,让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憧憬:医患和谐会有时
越来越紧张的医患关系,让广大医务人员感到揪心。事实上,他们内心无不渴望着一种与病人和谐共处的美好局面。
姚克勤认为,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是让更多的老百姓真正认识医学,也就是向社会大众普及医学知识。同时,要从法律上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比如,对病人的过激行为,有关部门如何惩处;对受到伤害的医务人员,有关部门又如何给予抚慰等。”他说,从事医务工作要付出很多。按国际惯例,沁尿科每天不超过9位病人,才能确保诊疗的效果不打折扣。但省中医院泌尿科一天最多时有100多位病人,难免会有工作不到位的时候。“到最后几位病人,医生其实已经很疲劳了,但病人等待了好几个小时,就只有几分钟的看病时间,这样能不埋怨吗?”
姚克勤说,很多人觉得国外医疗保障好。其实,国外很多公立医院虽然看病费用由政府买单,但需要预约。他有位定居西班牙的华侨朋友,有一次要做胃病手术,哪知道当地公立医院要提前二三个月预约,于是只能到私立医院做手术,花了3000欧元,后来到杭州看病,来回机票加手术费,才花了1万多元人民币,也就是1000多欧元。
“记得在非典时,医务人员被老百姓赞为‘保护神’,那时候我觉得特别骄傲;的确有个别医生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但这只是极少数。现在的医生很辛苦,夜班是家常便饭,但每月奖金只有2000元到4000元,这样的收入不算多。”姚克勤感慨地说。
对此,张翊院长也有自己的看法。“关键是做到信息对称,充分理解。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医院,应多向老百姓介绍相关知识。”他认为,医患关系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关系。
“有的病花几元钱能看好,但有的病,如癌症、尿毒症等,花几百万元也不一定有效果,这就证明看病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消费活动。”张翊认为,眼下,政府已经看到了问题所在,但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医患关系才能最终得到改善。
专家观点
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改善医患关系,要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但从根本上解决医疗事件频发的难题,还要从病人和医院的权益保障上着力。首先,病人在医院的过分举动要严格按法律处理。其次,要给病人依法申诉、投诉的途径,有公正、公平的评价体系,让病人的诉求得到满意答复。在美国,就建立了一套公正、公平的评价体系,如果病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相关机构会千方百计帮其维权。
记者感言
在看到、听到一系列伤医事件发生后,作为一位记者和一位病人,常常会为那些伤害医生的人感到羞愧。哪个人不会生病,是谁帮你祛除病痛?正是广大的医务人员。不少医校学生经过7年多的学习、实践期,毕业后怀抱一颗救死扶伤的心上岗,却常常不被病人理解,有时还会被责骂甚至殴打。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医生的收入也不算高,却要承担更高的风险。作为社会大众,我们应理解医生、尊重医生。同时,作为医生来说,也应更加关爱病人,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让医生和病人多些互相理解,携起手来,与病魔战斗。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