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嫦娥三号即将落月 专家谈“嫦娥”最关键的720秒
2013年12月13日 07:37:02来源: 人民日报

  李姿阅制图

  12月14日晚,嫦娥三号将在月球表面实施软着陆,这是此次嫦娥三号任务最大的难点,也是任务成败的关键所在。据悉,嫦娥三号将在近月点15公里处以抛物线下降,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降为零。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2分钟。

  “发射、近月制动、变轨和月面降落比较起来,后者更为关键。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考验。”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

  难点一

  能否落在指定的虹湾区域

  能否在指定的月球虹湾区域准确落下,是嫦娥三号探测器实施软着陆首先面临的难题。

  之前,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已经解决了绕月飞行的技术问题。这一次,嫦娥三号探测器则要解决绕月成功后,能不能在指定区域落下来的问题。

  这好比开汽车,在高速路上跑,速度慢了,耽误时间,速度太快,又不能及时刹车;要不就错过了目的地,要不就一头撞上去,不能成功完成任务。

  所以,嫦娥三号的“刹车”时间是否合适、远近距离是否准确,都是此次发射任务的技术难点和关键。

  难点二

  最终落月地点选择仍有难度

  嫦娥三号着陆地点,选在较为平坦的虹湾区域。但由于月球地形的不确定性,最终落月地点的选择,仍存在一定难度。

  “月球表面从宏观的方面来说相对还是比较平坦的,但小范围,比如50米×50米或者10米×10米的小环境,它的地形地貌是什么样子,我们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最终会降落到什么地方,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风险还是比较大,因为那里的月石、月坑很多,可能碰到石头,也可能碰到壕沟,这些情况都可能存在。”吴伟仁说。

  难点三

  不能用空气摩擦实现减速

  月球上没有大气,这就决定了月面着陆与地球着陆方式完全不同,它是真空状态下的软着陆。

  “没有大气也就意味着不能利用空气摩擦实现减速。嫦娥三号探测器要实现月面安全软着陆,传统火箭发动机和推进系统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因为在月球这一无大气天体表面进行的软着陆机动飞行中,传统发动机无法实现推力的变化。”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说。

  为此次任务新研制的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能够进行连续可调节变推力,进而对嫦娥三号实现精准控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但由于是首次研制和使用,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最终的表现如何,还有待软着陆当天的考验。

  难点四

  人工干预几乎为零

  落月过程中,要实时测量探测器运动的速度、高度,随时调整,而且月面地形地貌很复杂,还要寻找安全的着陆区等,“这些工作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且完全靠探测器自主完成,所以自主导航控制是个难点。”孙泽洲说。

  15公里开始的“动力下降”阶段,被业内人士形容为最惊心动魄的环节。嫦娥三号要完全依靠自主导航控制,完成降低高度、确定着陆点、实施软着陆等一系列关键动作,人工干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这个时间段内测控都跟不上了,只能事先把程序都设定好。”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谭梅表示。

  难点五

  月尘附着或致探测器故障

  月壤具有一定的厚度,着陆器着陆、月球车行走等人为因素也会造成尘埃飞扬,月球尘埃如果附着于探测器表面,能引起光学系统灵敏度下降、机械结构卡死等故障。

  此外,探测器落月时,来自月面的巨大冲击能量及探测器自身产生羽流是其安全着陆的最大威胁。探测器的着陆缓冲机构能否经受住考验,还得落月当天见分晓。

【专题】“嫦娥三号”登月

标签:嫦娥三号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嫦娥三号从月球背面成功降轨
  • 嫦娥三号昨晚成功降轨 三天后将“落月”
  • 嫦娥三号昨晚成功降轨 三天后将“落月”
  • 嫦娥三号今晚进入椭圆轨道 变推力发动机助其落月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