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评论:斩断“大学生冒充民工”后的利益链
2013年12月23日 14:09:47来源: 长沙晚报

  12月19日上午,中原工学院的近百名大学生接到通知,参与该校学生社团组织的一个“社会实践”。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被带到一处工地,分发了安全帽冒充农民工,在寒风中站了两个多小时,迎接公司领导的视察。(12月22日《长沙晚报》)

  如果孤立地看待此事,也许我们只会觉得是这些大学生一时被蒙蔽,继而呼吁相关部门及学校妥善处理,给受骗学生一个交代即可。但结合过往的新闻来看,这样的处置显然不能取代更深层次的追究,因为“大学生冒充农民工”的背后,是一条“兜售”、“出卖”大学生的利益链。

  今年10月中旬,网传“贵阳贵航技工学院强迫2500名中学生伪装成特警去非法强拆”,后经贵阳市政府调查证实,参与拆迁的2171名保安中确实“有学生837人”。媒体调查的结果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在这起事件中至少出现了四层转包——政府将相关工作承包给当地保安公司,保安公司通知一个被有些学生称之为“师兄”的人,“师兄”将招人信息告知部分在校学生,这些学生将兼职消息发在同学群里,负责招人。层层转包、环环提成。

  在类似事件中,参与的大学生看似获得了报酬,实则因身处利益链末端而成为被盘剥者。更为吊诡的是,涉事高校几乎都以旁观者的姿态回应“不知情”。然而事实上,这条利益链中承上启下的往往就是老师,学校岂有毫不知情之理?盖因一方面高校日常制度的“沉睡不醒”,导致此利益链渗透进学校并得以巩固;另一方面高校机械地强调社会实践的“量”,却又轻视社会实践“质”的监管,使得部分大学生明知被卖还甘于促成这样的交易,这是最为可怕的。

  可见,要斩断“出卖”大学生的这条利益链,首先需要教育部门和高校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系统内的害群之马给予严查重处。其次,政府职能部门要切实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秩序,对于欺诈性质的用人行为给予重罚。惟其如此,才能阻止这条利益链破坏高等教育的成果,伤害在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误导他们的价值判断。(孙梅)

标签:大学生|冒充|民工|利益链|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河南大学生扮民工迎接领导续:无党政领导参加
  • 河南数百大学生被带到工地扮农民工迎视察
  • 农民工晒年终账本:不敢逛超市 生病硬扛着(图)
  • 农民工晒年终账本:不敢逛超市 生病硬扛着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