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麻烦频出的12306网站,手机客户端表现很给力。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
昨天是春运期间火车票网络、手机客户端、电话预订的发售期。就在抢票大战开战不到1小时的时间,新版铁路官方售票网站12306却遭遇大客流瘫痪,随即又被爆出登录串号疑部分旅客信息遭泄露。
抢票大战
12306网站数度陷瘫痪
昨晨7点50分左右,并不是春运车票放票时段,12306网站正常登录无恙。但20分钟后,8点10分左右,春运车票放票仅10分钟,12306网站刷新读取速度明显减慢。一小时后,同时运营的新旧两个版本的购票通道均已无法登录,网页提示“无法显示此页”的错误。
约半小时后,网站刷新成功,而此时北京西开往长沙的T87、T5、T201、T285、T289所有票都已售光,临客票源则相对充足。
至昨天上午10点,因逢新一批车票放号,12306网站再度进入刷新缓慢的半瘫痪状态。直至10点30分左右,网站彻底无法打开,这种情况持续至11点30分左右恢复正常。
登录现串号信息疑泄露
就在12306网站瘫痪风波未平之际,有网友爆料称12306出现“串号”情况,登录网站购票却出现其他客户信息,疑似信息遭泄露。网友们反映,登录自己账号后,“我的12306”下拉菜单中的“常用联系人”中,显示的是其他用户的订票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等信息,但这些故障出现时间不长即被修复。
有网络相关安全分析师称,出现串号原因可能包括流量过大、网站新版存在BUG、新版和旧版后台不兼容或PC版和移动版存在兼容性问题等。
据了解,12月6日,12306网站新版上线试运行,两日后手机购票客户端上线。在昨天春运抢票首日,虽然网站出现两次大故障,但手机客户端相对给力,未出现明显问题。
新线开通
厦深线等7条高铁同日开通
昨天,随着西宝线(西安至宝鸡)、厦深线(厦门至深圳)、渝利线(重庆至利川)、衡柳线(衡阳至柳州)、钦防线(钦州至防城港)、柳南客专线(柳州至南宁客运专线)、邕北线(南宁至北海)等7条高铁线路的同时开通,中国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的运营里程超过1万公里,占世界总里程的近50%,“四纵四横”的国家铁路快速客运通道已经初具规模,到2020年中国高铁的运营总里程将达1.8万公里。
其中,西宝高铁东起西安北站,西至宝鸡南站,营业里程167公里,初期最高运营时速250公里。厦深铁路起自厦门北站,终到深圳北站,连接厦门、汕头、深圳三大经济特区,营业里程514公里。除西宝高铁外,上述6条线路初期运营时速均为200公里。
影响
北京至桂林减13小时车程
随着多条高铁线路的开通,相关线路的旅行时间大大压缩。早晨从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东北城市出发,傍晚时分就能抵达上海、宁波等长三角城市。昨天,东北地区首次开行多趟直达长三角地区高铁列车,两地间“朝发夕至”得以实现。
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昨日开行19对“G”字头直通动车组列车。其中有沈阳北—上海虹桥、长春—上海虹桥、哈尔滨西—上海虹桥、沈阳北—宁波等多趟东北直达长三角高铁。
其中,桂林至北京最快旅行时间将由23小时3分钟压缩至10小时32分钟。宝鸡到北京的最快旅行时间将由14小时36分钟压缩至6小时55分钟。上海至深圳的最快旅行时间将由18小时压缩至11小时51分钟。北京至成都特快列车的最快旅行时间将从27小时38分钟压缩至21小时42分钟。成都至利川的最快旅行时间将从9小时31分钟压缩至4小时57分钟。
预测
明年春运同比增2亿人次
昨天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全国铁路增开客车75对,全国开行的列车将达2369对。记者了解到,此次调图不仅新增了哈尔滨西、长春、沈阳北至上海虹桥、宁波、青岛北、济南西间的动车组列车,还新增了北京西至桂林,青岛、济南至广州南等动车组列车。初步预测,调图后春运客流量将达到36.2亿人次,比今年春运增加2亿人次。
相关新闻
京沈客专获批进入施工准备
昨晚,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已获国家批复,建设即将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介绍,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线路自北京铁路枢纽星火站引出,途经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朝阳、阜新市后接入沈阳铁路枢纽沈阳站,全长709公里,拟按时速350公里标准设计建设,总投资1245亿元。
有关负责人介绍,待京沈客专建设实施后,将把北京和东北最大城市沈阳更紧密地连接起来,项目建成后北京至沈阳间的列车运行时间可压缩至2小时30分钟左右。与此同时,京沈客专与哈大、京沪、京广等高速铁路连接,也将进一步拓展快速客运网的覆盖面,形成东北地区通往全国各地的快速客运网络,大大缩短东北地区主要城市间以及与全国各区域间的时空距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