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第14集团军某团官兵在震中龙头山镇废墟上搜救。
6日16时30分,是鲁甸地震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的终点。
千方百计搜索!争分夺秒救人!从昨天到今天,抗震救灾部队兵分多路,挺进灾区各个村寨,鲁甸灾区上演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生死营救场景。
“解放军一定能从死神手里把他们抢回来”
4小时奔袭18公里山路,第14集团军某旅二营机枪连17名官兵用脚板创造了一次生命救援奇迹。
8月5日一大早,17名官兵挺进大山深处的银屏村搜救,发现有3名重伤员生命垂危,急需转移到山下救治:妇女刘美花头部出血、右手骨折,她8个月大的儿子艾明熙头部受伤、昏迷不醒,还有一名妇女腰部受伤、动弹不得。
“附近只有18公里外的龙头山镇有医院,山高坡陡,怕是挺不住了……”连日来,眼睁睁看着3名伤员生命体征一点点衰弱,而又束手无策的受灾群众,对救援并不怎么乐观。带队的副连长任远扬给大家打气:“乡亲们请放心,解放军一定能从死神手里把他们抢回来!”
砍竹竿、铺被褥、捆绑加固……9时05分,2个简易担架制作完毕。“我来抱孩子,其余每6个人负责一个担架,4人抬,2人在左右保护。”任远扬下了“死命令”:“只要还有一口气,你们就得给我拼命跑!”
速度,速度!奔袭,奔袭!一场与死神较量的竞赛拉开了序幕!
伤员危在旦夕,早一秒钟到达,就多一分生的希望!任远扬拨通了旅长张体任的电话,请求增援。张体任下达指示:“我们负责协调直升机外送,你们尽最大努力、尽快将伤员送到龙头山镇!”
空中,直升机从翠坪村临时起降场凌空起飞;地面,救援官兵快速护送。看着怀里襁褓中的艾明熙依旧双眼紧闭,任远扬急了:扔掉土木工具和其他不必要的东西,只保留水壶,全速前进!
翻过崎岖山路、通过滚石区、穿过花椒林……13时10分,经过4小时的全力奔袭,17名官兵终于将3名重伤员成功送到龙头山镇。
“再困难也要确保生命不再受到伤害”
“快!快!这里还有人活着!”
正在龙头山镇八宝村萝卜地社搜救的张玉虎闻讯为之一振。此时,距地震发生已过去了50多个小时。张玉虎是成都军区联勤某分部野战输油管线大队大队长。从驻训地赶到灾区,该大队官兵已连续搜救了30多个小时。
官兵们赶到村民李宪伟家时,心里都为之一沉:两层土坯楼房已全部倒塌,即使有人恐怕也很难存活。
李宪伟说,被掩埋的是他80多岁的老母亲。今天,他围着房子转,趴在裂缝上反复倾听,隐约听见有呼救声。房屋坍塌,废墟中压了两层水泥板,要挖开废墟施救一位高龄老人,难度可想而知。
“再困难也要确保生命不再受到伤害!”张玉虎说。官兵们先在老人传出声音的缝隙处凿出了一个较大的通气口,确保里面通气顺畅。随后,官兵们轮流作战,把二楼坍塌下来的黄土以及其他木梁柱等杂物清除,以免发生二次坍塌。
接着,官兵们用专业工具把水泥板打了一个50公分见方的洞,发现老人被困在水泥板下的地板上。
三队队长李嘉磊二话没说,系上安全绳跳进洞中,轻轻扒开老人四周的碎玻璃,抱着老人一点点向洞口处挪动。就在此时,余震又起。李嘉磊当即弓起身体,防止老人再次被砸伤。官兵们外拉内托,成功把老人救出。
随后,官兵们抬着担架走了3小时山路,把老人送到昭通中医院救护所,创造了一位高龄被埋老人生还的奇迹。
“每个生命都应得到尊重”
“小心点!稳一些!”武警某部中队长蒙旭与他的战友小心翼翼拨开瓦砾,一位被埋老人显露了出来。老人上身前屈,已无生命迹象。
严重受损的房屋随时可能坍塌,战士们全然不顾,一点点清理遗体周围的砖块。村民唐绍云眼睛红肿,满怀感激地看着奋不顾身的救援官兵。
唐绍云所在的罗马口村地处震中龙头山镇。地震当天,他在外地打工,返回后,几间老房早已被山石掩埋,61岁的老母亲也失踪不见。他一个人在废墟中刨了两天,什么也没发现。
今天一大早,万般无奈的他,向进村搜救的武警官兵求助,蒙旭立即带着10余名官兵赶到唐绍云家。
记者赶到唐家时,蒙旭他们已经干了1个多小时。失踪的老人最终没能逃过浩劫。此时,老人遗体渐渐被挖了出来。战士们早已准备好一副担架,轻轻裹了两层布单,系好,才抬离现场。“每个生命都应得到尊重。”蒙旭对记者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