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等多家新闻媒体调查曝光了一些领导干部参加“天价培训班”的现象。这些培训大多是高校和一些专业商学院的EMBA或类似项目,学费常达几万至几十万不等,其招生范围则明确将政府官员列入其中。
“官商联姻”炒出“天价”
由于高级工商管理培训本来面对的是工商界高级管理人才,其课程设置也往往追求“高端洋气上档次”,因此EMBA等相关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以学费高昂著名。
“这种天价培训是干部培训的扭曲。它的目的不是为了真正提高干部素质,学习变成了应酬的‘幌子’。”北京市委党校的姚桓教授说,“企业家以结交官员为荣,官员也乐意找一个大款,互通有无。”官商结合的需求促使了“天价培训班”的产生。
针对领导干部的培训项目内容本身也可能价值不菲。“出国游学”之类的项目被高校作为招牌项目推出。中央党校的张希贤教授认为,出国项目导致学费高昂可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作为官员,出国行为不应该违反领导干部出国管理的规定,包括费用上的规定。
专家指出,培训费价格高低是一回事,“由谁买单”才是产生问题的根本。这些培训中几乎没有官员是自费参加。一部分人是靠公共财政买单。“这种奢靡式的学习造成了财力的巨大浪费。”姚桓教授说。
另一部分官员的学费则是依靠介绍企业家入学来获得“减免”,事实上就是由企业家代缴学费。张希贤教授认为这事实上是一种“权力寻租”,“这种方式涉及到对干部的情感投资,这是腐败的前期行为。”
干部教育市场化尚需制度监管
今年7月,刘云山在部分省区市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领导干部参加天价培训的问题,要纳入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范围,出重拳、下狠劲,公开曝光典型案例,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但是,目前对于领导干部参与这类培训班的管理,尚缺乏明确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按照国家公务员局于2008年12月公布的《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这类培训班并不在国家认可的公务员培训体系之内,也就不受公务员培训管理法规和政策的各项约束。
干部教育市场化有利于发掘各种各样的资源,使得培训更加机动灵活,有一定的优势。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形成监管的制度,防止培训中腐败问题的产生。姚桓教授指出,开办培训班的资质应该严格审查。
张希贤教授则认为,高校也有义务加强自我监管。高校要有基本的政治道德,珍惜自身名誉。“天价培训”不仅可能催生参训的官员腐败,还可能引发高校内部的腐败问题,因此高校走向市场化时也要注意管理到位。
近期,中纪委要求各部门严查自建培训中心的腐败现象,杜绝将干部学习这一严肃的政治任务演变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张希贤教授也提到了这一举措,认为这反映了目前党内对这类“隐形腐败”现象的整顿决心。“我们既要警惕社会上的‘天价培训’,也要整治内部的豪华培训中心。党内党外齐头并进,内外兼治。”(记者盛卉实习生潘婧瑶、谭洁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