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地方政府频陷失信之危 给民众留下“耍无赖”印象
2014年08月18日 09:50:02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刘巍巍 周琳

  警惕政务失信风险

  应尽快建立公务员和公职机关诚信档案,并在公务员录取、干部选拔等过程中优先使用,真正使公职人员“不想、不敢、不能”失信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朝令夕改”、遇负面消息“先否后认”等行为,使地方政府频频陷入“不说被质疑、说了没人信”的尴尬局面。《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广西、广东、山东等多地调研发现,虽然政务公开改革推进多年,但在一些地方,由政务失信引发的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不满和质疑还在加深。

  比如,经济领域借贷关系中的政府信用,本应是最牢靠的“金边信用”,然而有的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发展,导致债台高筑,欠债不还;有的地方“新官不理旧账”,“且借且发展”,只管借债不管还债;有的地方政府面对法院的还债判决,拒不执行,甚至把财政资金全部转移进专用账户、造成无钱可还的假象。一些群众将这种现象称为“官赖”。

  而那些因政府拖欠债务、陷入困境的“政府债主”,多次讨债未果,不得不借高利贷支付农民工工资和债务利息,有的不堪重负,甚至面临破产。“官赖”现象不仅损害了政府诚信,也影响了干群关系,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前不久,国务院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了四大领域34项重要任务,其中政务诚信居四大任务之首。受访专家和干部认为,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政府诚信出现危机,不仅会增加政府管理成本,更易引发群体仿效的社会消极作用,危及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因此,警惕政务失信风险,有效治理“官赖”,是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迫切之举。

  “言而无信”

  成一些政府机构代名词

  在中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遇到一些家住县城城郊的农民,听他们讲述了一个恼人的“闷亏”。

  早年,县里征地拆迁中心和当地乡政府以县城建设规划需要为理由,要征收48户农民的102亩地,建设农资和农产品市场。按照乡政府和征拆方的口头承诺,农民们每户能获得一个面积128平方米、能建5层楼的宅基地;安置地位于市场周边,一层全是临街铺面。此外,在就业、社会保障、生活安置等方面,还有不少惠民安排。

  面对诱人的前景,48户农民凭着一纸简单的集体安置协议,接受了旧房每平方米600多元的拆迁补偿,住进了狭窄局促、冬寒夏热的过渡安置活动板房,腾出家园支持这一“公益事业”项目。

  然而,当他们在板房里苦熬了一年多终于盼来项目开工时,却从开发商处得知,政府原先承诺建设的大市场,在变更用地性质后已变成商品房楼盘。农民的安置房用地,被挤到了小区远离街道的一角,商业价值自然严重“缩水”,其他承诺也大打折扣。

  为此,农民们集体上访并到工地阻工,与政府、开发商的矛盾冲突不断。他们气愤地对记者说,当初同意拆迁,是基于对政府“金字招牌”的信任。如今,政府种种美好的承诺都成了泡影,不少拆迁户成了种田无土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生活无着落的“四无”农民。

  “党政机关尤应带头尊重法律、敬畏法律。‘官赖’不仅影响政府公信力,更给民众一种‘政府耍无赖’的印象”,中山大学政务学院院长肖滨认为。

  “发生负面事件后,官方‘三缄其口’或‘先否后认’,都会折损其公信力,也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这折射出执法机制的缺失和监管的乏力。”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信任透支,已经让公众对其产生质疑,而不及时公开信息和质疑心态的双重作用,则导致了“谣言满天飞、质疑动动嘴、辟谣跑断腿”的尴尬,这些对于政府公信力造成的次生伤害远远超过失信事件本身。

  “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政府发布的权威声音遭受质疑,而一些‘小道消息’却广为传播,不仅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还有可能造成群众情绪失控,引发群体性事件。长此以往,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伤害社会稳定的因素。”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徐晓日对记者说。

 [1] [2] 下一页

标签: 地方政府|公信力 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性感女模提葡萄走秀

性感女模提葡萄走秀

每日关注
  • 大学生开房轮奸醉酒女 涉案人分获10年8年有期徒刑
  • 后限购时代楼市变奏 北上广深陷入松绑包围圈
  •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上周查处147件违反八项规定案件
  • 农民工为何普遍不愿“农转非” 称做城里人不划算
  • 大学学费迎来“涨价潮” 中低收入家庭受影响大
相关阅读
  • 媒体曝多地方政府长期拖欠工程款 新官不理旧账
  • 地方政府屡出“奇招”敷衍检查 折射扭曲政绩观
  • 地方形象工程和“拍脑袋”决策将被追责
  • 中国基金会仍处于初级阶段 公信力建设等存不足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