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半年“民告官”案已经过万,超过去年总和,昨天,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本市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时,市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刘维林透露上述信息,他同时建议,法院要积极搭建官民平等对话的行政诉讼解决平台。京华时报记者孙乾张剑
□焦点·民告官
行政机关不积极致司法建议虚置
“北京上半年‘民告官’案件已过万,并超过了去年全年总和。”昨天,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本市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时,市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刘维林透露上述信息,此外,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调研发现,本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仅2.2%。该审议全程进行网络和电视录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此建言献策。
刘维林指出,2011到2013年,全市法院受理“民告官”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首破1万件,今年上半年这一数据就已经过万,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同时,行政机关出庭应诉率却很低,三年来,本市审结的一审案件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仅为2.2%。
而行政机关不积极查
办司法建议指出的问题,导致司法建议处于虚置和空转状态,使行政执法暴露出的问题一犯再犯、一错再错。
针对这种情况,刘维林建议,法院要积极搭建官民平等对话的行政诉讼解决平台,严格司法审查标准,监督行政机关违法侵权滥用职权和不作为的行为,恪守司法的中立性。同时,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司法监督,不断规范执法行为。
■举措
“民告官”案负责人不出庭将通报
昨天,市高院召开全面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现场会,明确今后“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出庭而不出庭,法院会通报到政府法制部门。
市高院提出,要努力实现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主管领导、相关人员出庭应诉全覆盖。对争议和影响较大、社会关注度高、案情复杂以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有利于行政争议妥善化解的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要主动出庭应诉;对其他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主管领导或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出庭应诉,切实杜绝告官不见官、简单将行政案件全权委托律师出庭应诉“一托了之”的现象。
为此,北京市高院将进一步细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程序,对于确需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案件,法院行政庭将于开庭7日前向涉案行政机关发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提示书和建议书。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一般要进行网络视频直播。行政机关负责人在法院发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建议书》后仍未出庭应诉的,相关法院及时通报同级政府法制部门。
□建议
执法队伍统一避免相互推诿
多位委员、代表建议整合执法力量,建立全市统一的行政执法指挥平台等。
宋慰祖委员认为,执法队伍人员不算少,但分散到多个执法部门里显得人员不足,无法全面覆盖全市执法问题。
宋慰祖表示,现在经常采用多部门“综合执法”形式,集中在某个时段进行执法,带来的问题是“一阵风过去就死灰复燃”,不断进行清理却又重复出现。这种多头、分散、碎片式的执法,造成一项工作多个部门执法,边界不清、相互交叉,带来了执法工作相互推诿,执法不到位等问题。因此他建议,建立统一规范的执法队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执法者待遇禁挂钩罚款
针对“暴力执法、野蛮执法”等问题,陶庆华委员认为,需要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执法的质量和效率。
陶庆华建议,推行行政执法绩效考核,落实责任制,成为执法人员奖励惩处晋升晋职的重要依据;此外,还要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接受公民监督,不怕任何人拍照,倒逼暴力执法消失。
此外,他认为应该从源头上,对执法经费给予财政制度的保障,严格实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交国库,纳入预算管理。将罚款和工作人员福利待遇挂钩,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城管应成为“城管警察”
列席此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段淑珍表示,本市共有各类行政执法主体2152个,其中国家部委和市政府、市属委办局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主体就有1417个,存在执法主体倒置现象。
“执法工作很多都在基层,但是执法力量却集中在上层。”她说,“为什么会出现很多脏乱差的死角?有些地方的平房最高建到了7层,就是因为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
她建议,应加强队伍建设。以城管队伍为例,人员不少,但任务太重,而且年龄偏大。能不能把城管列入公安队伍,让城市既有交通警察,又有治安警察,还有城市管理警察,这样更有利于推动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
□人事任免
杨晓超辞去副市长
京华时报讯曾主管北京教育、卫生等重要领域的副市长杨晓超因出任北京市委常委,辞去副市长职务。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昨日表决通过了《关于接受杨晓超辞去北京市副市长职务请求的决定》,会议对其在担任北京市副市长期间的工作表示了敬意和感谢。
2013年7月,杨晓超被任命为北京市副市长。根据公开显示,现年56岁的杨晓超任北京市副市长期间,主要负责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卫生、体育、文物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此前,中共中央批准,杨晓超任北京市委常委。此外,他还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委员会副主席。
杨晓超9月24日首次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身份检查天坛公园国庆游园活动安保工作。他提出,特别要将反恐防暴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为国庆65周年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人物
曾主管钱袋子
杨晓超从事与财政、税务、审计相关的工作时间长达30年,其工作多年来围着“钱”打转,曾任市财政局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处副处长、处长,市地税局副局长,市审计局局长,市财政局局长等职务。
近年来,“三公”问题受到社会关注。2011年4月,北京财政局在全国率先公开公车数量:全市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车6.2万辆。这一举措广受好评。虽然之后受到媒体和公众“挑刺”,杨晓超就此曾表示,坦诚是最好的,“既然要公开,有什么好作假的呢?”
低调谦和是很多人对杨晓超的评价。在人代会上面对代表们的“拷问”,他也会笑眯眯地回答问题。面对媒体,杨晓超也一贯的态度随和,对尖锐问题,他从不回避。
(原标题:“民告官”半年过万超过去年案件总和)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