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斗转星移,我们看到地铁里一车厢的手机。
但就像奔跑的路上总需要深深的呼吸,期待每一个周日,我们和您一起慢生活,深阅读。敬请关注新民晚报新创新闻周刊——“新视界”。
见习记者范洁
3支完全由大学生组成的年轻团队,沿着浙赣铁路寻访烂脚老人,在宁波重核鼠疫感染人数,从山东到河北追溯霍乱疫情,45次辗转山林和田间,采访了千余名细菌战幸存者和难以计数的见证人,留下近万张照片和百万字口述历史……宁波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东大学,共900余人次,近10年努力,只为重现70年前的残酷真相,修补关于细菌战的民间记忆,还原这场给中国平民带来巨大创伤的浩劫。
金华地区1942年皮肤炭疽、鼻疽
“烂脚病”全面调查长期缺失
在2013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论坛延展单元”上,一位浙江老人吸引着世界目光。老人名叫姜春根,73岁,浙江省江山市大陈乡乌龙村人。画面中,他时而蹒跚地走在田埂里,双脚不断地渗出血水、招引蝇虫,时而孤独地坐在土坯房外,双手颤抖地消毒伤口、更换纱布。
1942年5月至9月,为报复4月18日美国空军对日本本土的首次轰炸,日军在浙江、江西境内发动作战,沿浙赣铁路破坏机场、拆毁铁轨,同时下达“生物焦土”命令,从空中、地面撒播大量细菌。在日军撤离后的几星期内,很多村民的腿部出现大面积溃烂。
“4月初,导演詹姆斯回访江山市,除了小腿,姜春根的脚底也开始溃烂,已经无法行走,更别说下地干活了。”影片的助理摄像、原宁波大学细菌战调查会成员骆洲告诉记者,姜春根只是调查会在浙江采访到的616名烂脚老人之一。
2004年至2011年,宁波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细菌战调查会的成员先后辗转浙江金华、兰溪、义乌、东阳、衢州、江山的30个乡镇,寻访烂脚老人、记录口述历史、整理烂脚村分布资料,最终汇成《烂脚病受害者名单统计》和百万字的笔录。调查会指导老师、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评价这项成果“是独一无二的,弥补了目前细菌战受害调查的空白”。
“烂脚病”并不是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王选已经会同金华、衢州地方流行病防治专家、学者和受害者,开展烂脚病受害者个例调查。2001年起,青年学者李晓方自费走访浙江、江西,以图文形式记录细菌战幸存者的悲惨遭遇,其后出版的《泣血控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引起强烈反响。2002年,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哈里斯、微生物学专家马丁·弗曼斯基和皮肤病学专家迈克尔·弗兰兹布劳前往浙江调研烂脚村,这是战后美国学界首次赴华调查日军细菌攻击造成的伤害。
调查所到之处,村民都说日本人打来后,当地出现“很多很多烂脚病”。“但是,美国人说‘many many(很多很多)’没有用,要知道‘how many(具体多少)’。”王选说。同时,从流行病史角度来说,也需要从“点”到“面”的数据,体现疾病分布状况,“根据目前调查积累的数据,战时浙江烂脚病爆发呈现非自然特征,从老人对发病初期的症状描述判断,很可能是皮肤炭疽和鼻疽,这是人畜共通的疾病,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不传染。1942年春夏,如此多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感染,表明当时的环境在很大范围内存在着这两种细菌的感染源。”
感染源从何而来?在1949年12月伯力审判后公开出版的《审判材料》(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0年)中,日军731部队细菌生产班班长供述,1942年他曾准备了130公斤炭疽菌,交给南下攻击部队使用,而731部队具有600公斤/月的炭疽菌生产能力。
目前,王选和学生们正根据调查数据制作“烂脚病”病例分布图,分类整理相关症状。她强调,田野调查的每一个字、每一张照片、每一段录音,全部要经得起推敲,“小泉内阁对日本议员要求政府公开细菌战相关资料的回应是,‘没有能够确切证明细菌战具体活动情况的资料’。这也是我们坚持调查的动力,靠自己的努力,让证据说话。”
幸存者名单越来越短
“第一次采访老人,在敬老院门口迎面而来一股浓重的腐烂气味,我马上退了出来。”时隔5年,回想初次直面烂脚老人的情景,骆洲记忆犹新,“调查之前,我看过不少烂脚老人的资料和照片,但一到现场,嗅觉、视觉、听觉全方位的冲击,还是让人招架不住。”
大学4年,骆洲共参与11次田野调查。他耳闻或目睹的故事主角中,有些在感染之初就病逝了,有些受不了折磨自杀了,有些难忍疼痛选择截肢,更多的从小就遭受歧视,直至死亡,腿上烂肉还在溃烂、脱落。
“一场战争将他们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就这样无缘无故被毁了一辈子,太可怜了,太冤枉了。”在接受询问时,很多受害者抑制不住激动,甚至失声恸哭,“他们这辈子,从没有人问起这件事,从没有人问过他们的腿是怎么烂的,终其一生孤独地忍受自身的痛苦和外界的排斥。”
除了愤怒和悲伤,伴随调查深入,学生们越发感到来自时间的压力。
2008年调查会成员回访金华烂脚村,2010年他们前往衢州寻找烂脚老人,无一例外面临幸存者急剧减少的情况,看到死亡名单上增加的数字,听到“已经去世了”的叹息。“有一次我们根据线索,花半天翻山来到老人的家,却发现正在出殡。”回想在衢州的经历,浙江工商大学细菌战问题研究会成员方亦舒有些哽咽。
2011年夏,由于很难再找到幸存者,浙江“烂脚病”的调查告一段落。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