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除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科技资源配置重复申请、重复投入的“碎片化”问题,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科技部、财政部共同起草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简称《方案》),已经批准,即将发布实施。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方案》促使政府部门转变职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确保《方案》执行到位,需多方监管,实施过程公开透明化。
9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的科技计划在体系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总体绩效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计划碎片化和科研项目取向聚焦不够两个问题上。要彻底改变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格局,坚持按目标成果、绩效考核为导向进行资源分配,统筹科技资源,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以此带动科技其他方面的改革向纵深推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立一个好的体制保障。
专家:政府权责转变,需要确保执行到位
即将发布的《方案》提出,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而是通过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宏观统筹,具体委托专业机构来管理。专业机构负责受理项目申请,组织项目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和验收。
对于这一权责的变化,刘尚希表示,过去政府直接管项目,按照项目分钱,钱跟着项目走,项目很多导致具体实施情况无人负责,落到各个项目的钱加起来确是一大笔钱。政府支持科技创新很难有实际效果。现在彻底转变政府职能,这样避免政府直接管项目出现的腐败问题。
另外,刘尚希坦言,政府权责转变,需要确保执行到位。有些政府部门会从自身的利益考虑,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到位,具体管项目的机构也没有到位,在一些政府部门操纵下,会导致管理项目机构缺乏独立性、公正性和透明性,和原来一样,这种风险需要高度警惕。
专家:监管专业机构履职尽责尽可能坚持公开透明
《方案》还指出,政府从项目的具体管理和资金的具体分配中解脱出来后,将重点管宏观,管规划,管政策、管布局,管监督要效率。此外,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监管专业机构的履职尽责情况。
对此,刘尚希说:“在落实方案过程中,应尽可能坚持公开透明,不公开透明很难做到真正的监督。项目方案实施的细节、程序都可以公开。城市项目管理的专业机构是否起到作用,这个很重要。”
另外,刘尚希还表示,这里的监管应该不只是政府职能的监管,还应有社会的监管以及专门的审计机构的监管。这三者都应该有效地发挥作用,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监管,效果是有限的。
专家:依托专业机构管理项目各领域专门管辖
对于《方案》中提出的“依托专业机构管理项目”,刘尚希指出:“保证组成的专业机构可以发挥作用,达到效果,这是一个难点。”科研有不同的领域,包括农业、医学、工程等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不同的行业应当有专业机构来操作,组建这些专业机构要分类,而不是笼统。这实际上是个科技管理问题,需要科技领域的管理人才。
对专业机构的设立,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出:“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可能要分两大步来做,第一步我们现在有一些管理科技项目的机构,多数是职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在管理科技项目上面已经有一定的经验,但是要进行升级改造,要逐步的转化为专门管辖。在此基础上要逐步的培育社会化的管理机构,我们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也正在进行当中,我们会出现更多的社会化的管理机构。”
另据了解,这次优化整合涉及的计划(专项、基金等)属于竞争性研发经费,稳定支持的部分并不包括在内。
对此刘尚希解释说:“稳定支持的部分不需要这些专业机构去做,直接可以找基础科学研究,竞争性研发应用性很强,研发后可以市场化、产业化。基础研究很难做到这一点。就像爱因斯坦研究的‘相对论’。这是基于分类的考虑。”
对于即将发布的《方案》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刘尚希谈及两方面:一是政能府各部门转变职能,尤其科技管理方面,过去很多部门有管理科技项目的职能,《方案》促使政府部门转变这一职能。二是政府科技方面的投入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提高绩效,最终落实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
刘尚希强调,《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每进行一步都要实行有效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就像一个蓝图设计出来,施工过程中需要有监理,必须要有实施监督的机构和部门保障方案的落实。重要的是做到公开透明。”刘尚希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