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网络安全体验区,群众正在进行公共场所的WIFI体验。都基鹏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24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编办、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正式启动。活动将通过“启动日”“政务日”“电信日”“法治日”等专题活动,帮助百姓树立网络安全意识,知晓网络安全技能。
从吃穿住行到工作学习,如今我们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但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生活是否安全?
免费公共充电器、免费WIFI背后存危险
“这也太可怕了!只是给手机充个电,信息就被窃取了。”在24日开幕的网络安全公众体验展上,一位群众听到工作人员的讲解,发出这样的感叹。
当前,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公众场合,有很多免费的公共充电器。然而,“免费”的背后也许就是不法分子的“商机”,他们在手机充电的接口做些手脚,进而窃取公众个人信息,严重的还会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我们身边的WIFI热点,并非每个都是安全的,有的很可能是钓鱼WIFI。”在展示区,工作人员提供了3个WIFI热点,其中一个热点模拟了钓鱼WIFI的工作原理,用户只要通过手机成功接入,上传到网上的照片就会马上显示在展厅内的显示屏上。
面对钓鱼WIFI,工作人员提示,在公众场合,最好使用一些大型商家、主要运营商提供的热点,而不要去使用一些蹭网程序。
网络攻击防不胜防,八成政府网站曾中招
如果说“蹭网”属于“自投罗网”,那么遭遇网络攻击就令人防不胜防了。在今年10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曾经表示,中国是网络攻击的受害国,每个月有1万多个网站被篡改,80%的政府网站受到过攻击。
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54.9%,同比上升9.8%。
此外,调查显示,2013年通过网络下载或浏览传播病毒的比例占85.2%,比上年上升了9.8%,连续第五年占据病毒传播主要途径的首位。
“从24日零点到上午11点,我们的系统已经自动查杀木马5771万次,查到有木马病毒的电脑是187万台。”360公司总裁齐向东向记者展示了一份实时的中国网络安全威胁地图,只是木马查杀这一项,平均每天就要进行上亿次,每天感染病毒的电脑在600万台到1000万台之间。
威胁网民上网安全的,还有骚扰电话和钓鱼网站。仅一家网络安全公司的数据就显示,平均每天拦截的垃圾电话和短信数量是1亿条,拦截的钓鱼网站达到9600万次。在今年“双11”当天,拦截的钓鱼网站数量更是达到了近2亿次。
除制度保障外,专家建议应养成良好上网习惯
那么,如何实现安全上网呢?
在法律保障上,为了维护信息网络安全、完善惩处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今年10月,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本次草案新增多项措施严厉惩处各类网络犯罪。
此外,工信部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强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从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突发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网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移动应用商店和应用程序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强网络安全监管。
同时,今年5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曾发布消息,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中国用户合法利益,我国即将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该项制度规定,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技术产品和服务,应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而除了保障互联网安全的制度建设外,业内人士建议,网民还需要保持良好的上网习惯。
“目前,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32亿,提高安全意识,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基础性问题。”在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赵泽良作出这样的比喻,“网民应该形成良好的网络习惯,要像吃饭前洗手一样自然”。
“比如,我们需要养成三个习惯,第一,不轻易下载那些看似好玩但是存在安全隐患的程序;第二,不要小看一个个网络账号密码,要定期更换;第三,该打补丁的程序一定要及时打补丁。”赵泽良表示,只要做到这些,就可以避免绝大多数的网络安全问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