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城区
宿迁:新常态下的新思维和新作为
编者按:新常态之下,地方经济社会面临哪些新挑战?区域发展如何破题?改革如何深入?这些问题是当下必须直面的现实。江苏省宿迁市是全国经济规模排名前100名的地级市,但在江苏属于后发地区。这座刚迎来18岁成年礼的城市,过去曾以改革闻名,其在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方法、思考和困惑,对于全国来说具有一定标本意义。
新常态下新作为——“年轻”宿迁书写新答卷
随着过去支撑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等因素日渐式微,新常态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路径和改革创新提出了新挑战。经历18年砥砺奋进,地处苏北腹地,拥有570万人口的江苏省宿迁市,将如何迎接这些挑战,如何在新起点上书写改革发展的新答卷?
新认识:科学务实主动适应积极作为开创新篇
新常态,揭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围绕速度与质量、潜绩与显绩、平常心与进取心,宿迁正展示一个新兴城市对新常态下发展的新认识。
“新常态既是当前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更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说,要适应发展新常态,必须从理念、速度、方式出发,深入思考。
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下台阶”,更意味质量效益要“上台阶”,适应经济结构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加快转换增长动力。
“无工业基础、无矿产资源、无区位优势”,1996年,由4个贫困县捆绑而成的宿迁被戏称为“三无城市”。截至2013年,与建市之初相比,宿迁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2.7倍,跻身全国地级市百强,经济指标增幅多年保持在江苏13个省辖市的第一梯队。
面对成绩,宿迁人做出审慎判断,将面临的经济形势概括为“三期”——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工业经济仍处关键期。
魏国强说,宿迁的发展还没有完全走出“增长过度依赖扩大投入、投入过度依赖要素消耗”的模式。为适应新常态,要消除“增长焦虑症”,也要适应和保持合理增速。“既要注重经济指标、发展指标,也要注重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魏国强说。
新常态,对于地方干部来说,要理顺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关系,沉下心来,不贪显绩,甘做潜绩,追求“百姓的福祉”,而不是“政绩的速度”。
马陵河是宿迁市区一条排污河,建市以来曾多次整治,但治污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群众对河道整治的呼声持续高涨。近期,宿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周内四次到现场调研,下决心要将这一惠民生的实事抓出成效,努力在两年内实现马陵河“路通、岸绿、截污、水清”。
这只是宿迁市从被动为百姓服务到主动为群众排忧“转型”的一个侧影。2014年前10个月,宿迁全市用于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9.4%。
如今,曾因财力捉襟见肘,对社会民生事业投入不堪重负的宿迁,镇村公交通到每一个村口,新农合医保覆盖每位农民,安居保障房取代了一片片棚户区……这些工作多属费心劳神的潜绩工程,但在宿迁干部当中,正形成“功成不必在我”的新理念。
新常态,不仅要保持平常心,还要保持进取心。增速换挡不是放任增速下滑,而是要以平常心来对待速度的回落与换挡,找准速度和质量的最佳平衡点。
进取心在于积极作为。宿迁持续开展“访企业困难、访企业需求”为主题的“两访两帮”活动,协调解决企业融资、招工、供电、市场开拓及项目审批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2000余项;泗阳县积极探索推行分环节、分主体、分形式的“三维”立体监督机制……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及时补位却又不越位,宿迁致力于打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在去年10月底举行的2014中国宿迁经贸洽谈会上,宿迁赢得了各界客商“点赞”,69个优质项目签约,投资额达499.8亿元。
去年前三季度,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7%,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江苏省前列。
新实践:打破传统路径依赖致力绿色创新发展
新思维引领新实践,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从2014年9月开始,一场以“五新”为主题的大调研、大讨论在宿迁干群中火热进行。“五新”即认识地方新优势、适应经济新常态、推进转型新发展、实现民生新改善、谋求改革新成效,瞄准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的突出矛盾,促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
面向转型发展,摒弃传统发展模式,宿迁提出推动工业兴市、产业集聚、园区建设、创新驱动和生态环保等“五个转身”。
娃哈哈、蒙牛、汇源等食品龙头企业的纷纷落户,成就了宿迁的国家级“食品产业园”;双鹿上菱冰箱、格力电器等家电龙头企业相继入驻,正在打造白色家电产业基地。
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宿迁,早已摈弃了招商引资的老观念,不再“拣到筐里就是菜”,而是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自己培育的“菜品”。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宿迁确立了“4+4”产业体系,即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电装备、家居制造四大特色产业,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功能材料、智能电网四大新兴产业。在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同时,宿迁提出打造四大新型产业的发展构想,即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四大新型产业。特别是大力推进中国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重点打造“电子商务产业集聚中心、区域性物流快递配送中心、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定制经济创新示范中心”。
面向绿色发展,走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宿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颠覆粗放式发展路径。
工地上竖起严实的围挡,道路上经常遇到洒水车,扬尘踪迹难觅……宿迁正围绕绿化、水源和空气,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同时,宿迁对环境污染行为“零容忍”,铁腕治污、严格执法,切实保障老百姓的环境权益,仅在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区的企业,近年“三废”治理投入就达3亿元。
宿迁还以绿色增量来稀释低端存量,发展新兴产业和互联网经济,将绿色建材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四大新兴产业之一,在金融税收、财政奖励、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激励政策,2014年已吸引10多个绿色建材项目落户,总投资超过60亿元。
面向创新发展,企业依靠创新驱动,政府要搭建更有效的平台,区域发展就能拥有更开阔的视野。
位于泗洪县的首义薄膜,更新设备,研发新产品,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从2013年的盈亏平衡,2014年顺利进入盈利阶段;在宿城区的青岛啤酒,采用传统酿造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当下,宿迁正全力策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融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主动承接上海自贸区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溢出效应,挖掘新潜力,增创新优势。
“后发地区和先进地区在转型发展上,面临同样的迫切要求,而后发地区付出代价可能更小,我们现在就要走好转型发展之路。”魏国强说。
新改革:简政放权去除束缚开闸放水激发活力
宿迁市18年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自建市之日起,这里就面临如何打开“后发优进”这把锁的难题。改革创新,正是一把对号的钥匙。干部任前公示、勤廉公示、“地票交易”等创新举措,均在宿迁较早试行。
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这里再谋改革新篇。魏国强说,宿迁是一座以改革著称的城市,“改革”是宿迁最宝贵的城市精神、最大的金字招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继续发扬这一传统和优势,涵养“千磨万击还坚韧”的定力,砥砺“蹄疾而步稳”的理性,激扬改革好声音,奏好改革交响曲,确保改革红旗永不倒、改革红利最大化。
“一个窗口,填一张表格,一次性办齐了四份证照。”在宿迁市“便民方舟”登记窗口,企业主王勇说,“最大的感受就是快。”办齐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登记证和地税登记证,过去要10天以上,现在最多要3天。
“快”得益于“减”。“便民方舟”是宿迁市委、市政府加强政务服务建设的重要民生工程和综合服务载体,有57项行政审批事项进驻,法定办理时限压减了87.98%,审批环节和申报材料明显减少。
宿迁干部群众认识到,改革正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从问题症结入手,从百姓诉求点改起,从民生关切点突破,在改革进程中,宿迁找准了改革的切入口。
2013年,宿迁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193项压减为57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保留项目最少的地级市之一。如今,前置审批项目由最初的199项压减为7项,仅仅保留了涉及国家金融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规定动作”。
2014年初,宿迁在全国率先启动资格资质去行政化改革,按照“放开培训、放开考试、放开发证”的思路,建立统一的考试鉴定中心,除148项资格资质涉及政府行政管理、公共安全等原因,由宿迁考试鉴定中心组织外,其余421项考试鉴定下放给社会机构、行业协会。仅上半年,4万人参加培训考试和鉴定,考试鉴定率100%,获证率82.3%。
在改革探索中,“首次”“率先”“先行”在宿迁还有很多。以更大力度的简政放权,去除了抑制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种种束缚,更有效地激活着社会和市场主体的活力。
“敢想、敢干、敢担当,创新、创业、创一流”,这是泗洪县在高速公路口竖立的巨幅标语。如今,宿迁上下不断唤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悄然形成,矢志将改革创新这一伴随城市成长的优势不断放大。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