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马海燕)“我们要共同努力,实现10年内中拉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在拉美地区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50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这两个数字让研究中拉关系的专家印象深刻。
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8日在北京开幕。这是2015年中国的首场主场外交,也凸显了拉美在中国外交布局中的重要位置。
中国前驻乌拉圭、委内瑞拉大使王珍说,中国一贯重视同拉美国家的关系,拉美地区不仅资源丰富,土地辽阔,文化底蕴深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后来虽然经历了“失去的十年”,陷入“拉美陷阱”,但不可否认这一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王珍告诉中新社记者,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拉关系更加密切,不仅需要点对点的合作,也需要在全局高度考虑和拉美地区的合作与发展,比如建立跨洋铁路就需要有新的合作机制,需要多国合力参与。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国土面积之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之和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八分之一,这是中拉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宝贵资源。
习近平去年7月访问拉美,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双方决定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正式建立中拉论坛。时隔不到半年,中拉论坛就得以举行,显示了双方的诚意和高效。
此次习近平就中拉论坛未来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灵活务实的合作方式、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并表示欢迎拉美和加勒比其他地区组织和多边机构积极参与中拉整体合作。
王珍注意到当习近平提到“坚持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时,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众所周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有地区大国,也有许多小国,中国能够坚持做到对大国小国一律平等相待,并积极践行正确的义利观,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因而获得各国的认同,这也是中拉关系积极推进的基础。而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则不仅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也向世界释放一个增信释疑的信号。
习近平访问拉美时还倡议共同构建中拉“1+3+6”合作新框架。“1”是“一个规划”,即制定《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3”是“三大引擎”,即以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为引擎;“6”是“六大领域”,即以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为合作重点。这些都满足了中拉之间的互补性需求,从简单的贸易转向深入而广泛的产业对接,在本次论坛上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金融研究室主任姚淑梅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拉美也面临从以大宗商品出口为主到向发展服务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内生动力转型。双方经济互补性强,可以在农业、能源、科技、制造业、信息产业等方面进行深入对接,并由此带动贸易、投资、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中拉贸易额从2000年的126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616亿美元,增幅超过20倍。未来10年达到5000亿美元肯定可以实现。”姚淑梅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5000亿美元贸易规模、2500亿美元直接投资存量也好,6000个奖学金名额、6000个来华培训名额也罢,还有1000名拉美政党领导人访华计划和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等具体举措,都是在兑现中国提出的中拉合作承诺,中拉携手并进不仅对双方有利,而且对世界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中拉论坛只是一个开端,未来的发展还有待各方努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副研究员孙研峰表示,由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众多,各国国情不同,且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通过论坛这一平台实现互惠互利能够把不同国家吸引进来,但在合作时还要注意团结,注意本土化,要在整体合作和双边合作上齐头并进,才能不断为中拉论坛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完)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