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经济适用住房专项清理整治全面展开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军委纪委日前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利用两年时间,在全军和武警部队组织开展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专项清理整治,旨在妥善解决住房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遗留问题,彻底纠治住房方面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坚决维护政策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1999年军队住房制度改革以来,通过组织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全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职工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对于凝聚军心、稳定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执行政策不严、监管力度不够,也出现了超计划超面积建房、低价内售和违规外售等问题,扰乱了住房建设管理秩序,影响了部队风气建设,必须下大力坚决予以纠治。
这次清理整治,是对全军和武警部队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存在问题的一次大排查、大治理,具体分调查摸底、制定整改方案、全面整改落实、组织检查验收4个步骤实施,逐单位“过筛”、逐项目“拉网”,摸清现状底数、掌握真实情况,梳理排查问题、找准症结原因,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堵住管理漏洞,积极妥善解决各类矛盾问题。
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军委纪委通知要求各大单位党委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军委决策上来,把这项工作作为体现党委战斗力凝聚力、检验执行力贯彻力的一项政治任务,以对历史负责和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强化责任担当,“新官”理好“旧账”,严肃执纪问责,对敷衍塞责、弄虚作假和整改不力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真正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延伸阅读:
中央首轮巡视发现刘志军、谷俊山均涉数百套房产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10月初消息,房地产领域是官员腐败的重灾区,其中官商勾结、多占住房和办公用房超标现象十分普遍。在2013年以来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发现了房地产腐败,占比高达95%。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显示,自2013年9月中央第一轮巡视结束后至2014年11月19日,与“房地产腐败”相关的媒体报道评议量达23.5万篇、微博关注度5.3万余条;相比之下,自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同一话题的媒体、微博关注度仅分别为17万篇和2.6万条,对比可见,中央多轮巡视反腐对“房地产反腐”这一话题热度的驱动效应明显。
盘点官员与房地产腐败“共生共荣”现象
(一)官商勾结、跑官卖官
这是房地产腐败中最普遍存在的现象。官员借由房地产寻租积累不法利益,或从中卖官鬻爵,或从中为升迁积累行贿“筹码”。多轮“巡视反腐”中因涉房地产腐败而落马的官员,不少人的贪腐冲动来自于买官卖官。贵州省安顺市原市长王术君、广东省广州市原副市长曹鉴燎均是相关典型。
(二)“小官巨贪”
近期的中央巡视尤其指出,多地“苍蝇式腐败”问题突出。其中,拥有多套住房可谓“小官巨贪”的“标志”。无论是刚刚被查处的马超群案,还是昔日多地被曝光拥有数十套房产的村支书,虽职务级别较低、但腐败行径令人咋舌。这些人或是把握房地产交易重点领域的国土、住建部门的低职级干部,甚至只是村官,或是企图凭借投机性住房牟利的其他领域“小官”,其“巨腐”轨迹往往与房地产不无关系。
(三)一把手腐败
2014年的中央首轮巡视发现,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不仅数量多、危害大,而且呈现上升趋势。在此方面,前有刘志军案、谷俊山案等省部级(或以上)高官动辄数百套的房产,后有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等地方政府一把手插足寻租。一把手涉腐行为中,房地产腐败无疑是一个重要主题。
媒体和专家舆论
官商勾结型涉房腐败利益链抬高房价、腐蚀公信,危害巨大。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四川新闻网等认为,房地产领域之所以成为腐败的重灾区,就是因为官商之间的权钱交易。这不仅造成国家公共资源的浪费、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更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执政公信力和党的执政之基。
长效化遏制涉房腐败,需立法和问责同行。《法制日报》提出,指望这一次整改来解决多年来的积弊不太现实,长效化遏制涉房腐败需要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国家法律的规范作用;《新京报》援引专家建议,对于资金密集、利润丰厚、权力集中的领域,必须加强对相关资金项目的监督管理,加强监管和问责力度,重点抓好党政一把手和基层领导干部这两头,对一切腐败问题“零容忍”。
涉房反腐当不忘与土地改革并行。《南方都市报》分析称,要彻底改变房地产行业的现行游戏规则,还需从土地改革与法治建设开始。在当前的土地制度下,土地所有权被垄断,购地权在政府部门手中,地方政府部门官员大权在握,却缺乏法治环境的约束与保障,相关部门官员必然会利用手中行政权力与过度的自由裁量权为己谋利。
网民观点
35%的网民关心集中、重点治理房地产腐败行动,能否有效为房价“降温”;三成网民表现出对重拳斩断房地产腐败官商勾结利益链的期待,建议加强房地产领域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的行政权力监管;近两成网民着眼于从立法层面加大房地产反腐力度,包括加大刑责追究、受贿者和行贿者均应受罚等;13%的网民肯定中央巡视组剑指房地产腐败这一“重灾区”;还有部分网民建议,治理涉房腐败应尽量少让有关部门“自查自纠”,纪检部门当加大督查力度,以保障反腐的独立性和效果。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